2013年4月16日 星期二

09. 日治時期的台灣新詩(2):楊雲萍、王白淵

講題:日治時期的台灣新詩(2):楊雲萍、王白淵
講師:呂興昌
日期:2013.04.16

踏話頭:上回講到的賴和等詩人的作品,都是後人收集後重新出版而留存;而今天要介紹的楊雲萍、王白淵幾位詩人的作品,則是在日據時代就已經有詩集出版,雖然受到時代背景影響都是用日文書寫而成(後人再重新譯成華語),但足見台灣文學在當時已經受到大家的認識和肯定。


一、王白淵
王白淵(1902~1965),彰化二水人,於旅日期間曾於1931年出版詩集《蕀の道》。1933年更參與左翼刊物《フオルモサ》創刊。在美術方面,王白淵最早發表的美術評論為1943年的〈府展雜感〉,文中強調美術作為堅持自我,反抗強權的社會批判功能,但影響最大的仍是戰後所發表的美術史相關論述。1947年王白淵為《臺灣年鑑》的文化篇撰寫「美術」部份。該篇短文後來經王氏擴寫為著名的〈臺灣美術運動史〉,發表在1955年3月《臺北文物》的「美術專號」中。雖然臺灣美術的源流至少可追溯到清代,不過〈臺灣美術〉大致以日治時代初期至戰後初期的美術活動為對象。王白淵認為美術作為一種社會運動,負有反抗殖民政府壓迫與歧視臺灣文化的使命,其次,王白淵以七星畫壇、赤島社、臺陽美術協會等臺籍畫家團體為主軸,強調這些團體的成立動機,均是為了與日人的臺展相抗衡。〈臺灣美術〉中強烈的民族主義立場影響了70年代謝里法的《日據時期臺灣美術運動史》。討論〈臺灣美術〉的研究者多認為該文是50年代臺灣特殊政治環境下的產物,並試圖就美術史的觀點重新檢討日治時期美術與社會運動間的實際關聯。(摘自台灣大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Taiwan)

介紹完詩人生平,呂老師並為同學們說明,早些年(五、六O年代)台灣文壇上的詩人如紀弦等人(早年受到施蟄存、戴望舒、劉吶鷗等人的提攜影響),大都認為詩乃是從中國文學轉化而來,其實是錯誤的觀念,事實上在1930年代王白淵已經開始寫詩了。接下來呂老師讓同學們朗誦華語,老師再為大家用台語朗誦一遍,朗誦後再為同學們逐句解釋,除了深入詩意,同時也讓大家從句中體會台語聲辭之美。

〈詩人〉:此詩從植物著手書寫生命的節奏,以花(薔薇)、蟬、月喻詩人的創作生命,不顧他人的眼光、自我迸射生命能量,都是一種自我的完成,經過這樣的自我完成,反映出眾人的心聲。

〈詩人〉1931 原文日文.巫永福華譯
薔薇默默盛開
在無言之中凋謝
詩人為人不知而生
吃自己的美而死
蟬在中空唱歌
不顧結果如何飛走
詩人於心中寫詩
寫寫卻又抹消去

月獨自行走
照光夜的黑暗
詩人孤獨地吟唱
談萬人的心胸

〈詩人〉1931原文日文.巫永福華譯,呂興昌台譯
薔薇恬恬仔大開
佇無聲無說中謝去
詩人為著無人知來生
食家己的媠來死
蟬佇空中唱歌
無管結果按怎就來飛走
詩人佇心中寫詩
寫了又擱共hu掉

月娘單獨家己行
照光暝時的烏暗
詩人孤一個來吟唱
說出萬百人的心胸




〈給與春〉:王白淵原就是畫家,對於光線的變化格外敏感,這首詩由陽光著手,由外在景致印映詩人已身,描寫既是春天優美景象帶給詩人稍縱即逝的感受,也是抒發詩人美感觀察中自然生命的韻律與力量。

〈給與春〉1931 原文日文.巫永福華譯
陽炎誘人
埋入千草之中
感覺花從我的胸膛盛開
悠閑地佇在樹木陰處
為美妙的情調自失時
小鳥即消失於自然的胸膛

看看漂於大地的形影
欲捕追去時
蝴蝶沒入於地平線的彼方
風習習吹花散落時
非我也非你
只有悠久的自然打動的聲音高漲

〈乎春天〉1931 呂興昌台譯
日頭光siâⁿ人
埋入去千草中
感覺花對我的胸坎大開
清閒清閒bih惦樹欉深蔭裡
為美妙的情調失神的時
鳥仔就佇自然的胸坎消失去

看著颺颺飛佇大地的形影
想欲去共掠的時
尾蝶仔沈入地平線的彼爿
風勻勻仔吹 花散散仔落
不是我嘛不是你
Kan-na久久長長自然振動的聲嗽漲高起來



〈仰慕基督〉:這首詩表面上是描寫著宗教上對基督(神)的仰慕,事實上說的是人生的「止於至善」,是一種生命對已身生生不息的境界與對真理的追尋。

〈仰慕基督〉1931 原文日文.巫永福華譯 
天晴無雲的一日
仰慕著基督
散步於春野間
口念山上的垂訓
微微聽著
野邊千草的細語
「索羅門的榮華盛極時其華裝不及此花之一」
遙遠繁茂的森林盡在眼前
樹間的小鳥囀唱歌謠云:
「凡事逝去──只剩藝術而已
藝術逝去─只剩愛而已
愛亦逝去─只剩生命而已
萬物逝去─時流寧靜啊」
此時有聲叫喚
「止嘴!
汝喧噪的池中水蛙」

〈仰慕基督〉1931 原文日文.巫永福華譯 呂興昌台譯
好天無雲的日子
仰慕基督
佇春野散步
嘴念山頂的聖訓
略略仔聽著
曠野千草的細聲仔話
「所羅門王上介沖的時,伊的榮華嘛tue袂著此蕊花的媠」
遠遠ām-ām-ām的樹林盡在眼前
樹中的鳥仔唱出歌謠講:
「凡事消失─只剩藝術na-nia
藝術無去─只剩愛na-nia
愛亦化去─只剩生命na-nia
萬物逝去─時流恬靜啊」
此時有聲喝講
「恬去!
恁tsiah-e吵死人的水池仔水蛙」


按:聖經上有一篇〈山中聖訓〉提到的「真福八端」。耶穌一見群眾,就上了山,坐下;他的門徒上他跟前來,他遂開口教訓他們說:「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飢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飽飫。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心裏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幾時人為了我而辱罵迫害你們,捏造一切壞話毀謗你們,你們是有福的。你們歡喜踴躍罷!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報是豐富的,因為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曾這樣迫害過他們。」~瑪五:3-10~


二、楊雲萍

楊雲萍(1906-2000),詩人、歷史學者。少年時期受到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影響,1925年3月與江夢筆創辦臺灣第一本白話文學雜誌《人人》,《人人》為鬆散的文學結社,僅辦了2期,秉承楊雲萍等人年少對新文學的嚮往,且對舊文學提出批判,其中的文藝創作可以看出其創作的試探摸索軌跡,為1920-1925年新文學運動草創期奠下啟蒙先驅者的角色。王詩琅聲稱,《人人》與《亂都之戀》的出版「在草創期無疑地是一種新鮮而有力的推進力」。1926年臺北州立第一中學畢業後赴日,入日本大學文化學院文學部創作科,師承菊池寬、川端康成等人,1932年返臺。楊雲萍以第一代漢文作家出發,早期白話文創作有著鮮明的人道寫實主義風格,契合1920年代熾烈的文化抵抗運動精神。至1940年代,加入以西川滿為主導的《文藝臺灣》團體,其文藝觀及創作表現偏向形式主義的創作技法,與寫實主義的美學觀不盡相同,卻也並不完全服膺浪漫主義的藝術至上。二次大戰時沉潛於鄉土史,編纂《民俗臺灣》,並在《臺灣日日新報》呼籲臺北帝國大學應當加強臺灣史、臺灣文學、臺灣語言的研究。戰後投入《民報》,為文鍼砭時局,積極呼籲奪還母語,修纂臺灣史,先後出任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參議、臺灣省編譯館委員、編譯館編纂兼臺灣研究組主任等職務,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編譯館關閉,任臺灣大學(簡稱臺大)歷史系教授,精研南明史、臺灣史,編纂《臺灣風物》前2卷,在臺大開臺灣史課程,為全臺最早開設,培養不少臺灣史研究人材,直至1977年退休。其創作大都簡短精練,站在庶民的觀點批判、諷刺統治階級及附和作倀的仕紳,如討論日本警察威嚴背信的〈光臨〉、製糖會社剝削蔗農的〈黃昏的蔗園〉和婦女問題的〈秋菊的半生〉等,這些作品雖是小說,但其中含有強烈的批判意識。日文詩集《山河》由清水書店發行,並有未刊稿《山河新集》、漢詩、新詩創作,一生以詩人自許;在史學研究上的專著有《臺灣歷史上的人物》、《南明研究與臺灣文化》、《臺灣的文化與文獻》等,可謂史學與文學雙棲。(摘自台灣大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Taiwan)



〈妻〉:寫於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詩人藉此詩書寫戰亂中人世變革,夫妻真摯的情感不變。

〈妻〉1943 原文日文.范泉華譯
妻呵,我們又這樣地度過了一年,
世界變了,日月流走了。
你用彈琴的手,洗了尿布,拔了蘿蔔;
我把沸騰的血流,埋在古書堆裡,
在乾涸的考證裡消磨了半生。

妻呵,你看著我,
微笑──但我看到了你的寂寞。
呵,在這街道上,風塵遍地,
走吧,走吧,
啊,一同地走吧。


〈牽手〉1943,原文日文.范泉華譯 呂興昌台譯
牽手啊,咱擱按呢度過一年矣,
世界變矣,日月流去矣。
你用彈琴的手,洗尿chū仔,薅菜頭;
我將滾沖沖的熱血,埋佇古籍裡,
佇乾涸涸的考證裡消磨了半生。

牽手啊,你咧看我,
吻吻仔笑─不過我看到你的稀微。
啊,佇這條街仔,風塵遍地,
行啦,行啦,
啊,做伙來去散步啦。


〈菊花〉:透過描寫戰爭空襲中花瓶裏菊花的顫動,比喻人在亂世裏心情的驚惶與不安。

〈菊花〉 1943 原文日文.楊雲萍華譯
空襲當中,
我把菊花插在瓶子裡,
砲聲,爆音,菊花微微地顫動著。
菊花在大瓶子裡。


〈菊花〉 1943 原文日文.楊雲萍華譯,呂興昌台譯
空襲當中,
我將菊花插佇矸仔裡,
砲聲,爆炸聲,菊花小可仔咧gī-gī-tshùn。
菊花佇大矸仔裡。


〈路〉:在趕路中,從途中的秀麗山色映照前路因戰亂而坎坷難行的心情。

〈路〉1943 原文日文.楊雲萍華譯
趕著路,
忽然發現叢山的秀美,
青翠欲滴,欲染。
我所趕著的路,
處處砂礫,
風塵嗚咽。


〈路〉1943 原文日文.楊雲萍華譯・呂興昌台譯
當咧趕路,
忽然發現歸支山的秀麗媠氣,
青翠欲滴,欲tòo。
我咧趕的路,
四界砂母粒,
風塵tshhi-tshhi-tshngh-tshngh。


〈賣不掉的詩〉:文學創作好似生育孩子,而作者結合了這個隱喻及現實生活中孩子的誕生寫作,詩作無法賣出的停滯對比孩子的不斷成長,半隨著孩子的成長,從思及詩作蘊含詩人憤怒悲哀的內涵感嘆光陰的流逝而喪氣時,詩人旋又意念一轉成對未來世界光明的期盼。

〈賣不掉的詩〉1943 原文日文.范泉華譯
在寫出這首詩的日子,
孩子誕生了。
為了要買孩子的衣服,
想賣掉這首詩,
然而詩卻到處賣不掉。

孩子長大了
雖然賣不掉詩,但孩子卻還是長大。
孩子更大了,
而詩是帶著憤怒,帶著悲愁。
現在,抱著長大了的孩子,
吟著賣不掉的詩。
在不知不覺之間,當孩子成人,甚至鬢髮花白的時候
也許連吟詠這首賣不掉的詩的人,也不會有了吧。

然而,這不是很好嗎──
當孩子成人,甚至鬢髮花白的時候,
這個世界上,不將是充滿優美的好詩嗎?
忘卻了這首賣不掉的詩,又有什麼可惜呢?
於是乎,我抬頭詢問:
「孩子的母親呵,
廚房裡,還有沒有酒呢?」

〈賣袂出的詩〉1943 原文日文.范泉華譯 呂興昌台譯
寫出這首詩的日子,
囡仔出世咯。
為著欲買囡仔的衫,
想欲賣出這首詩,
不過詩煞逐所在賣袂掉。

囡仔大漢矣
雖然詩賣袂出,不過囡仔猶是大漢矣。
囡仔擱較大漢,
iah詩是帶著憤怒,帶著悲愁。
今仔,大漢的囡仔抱咧,
吟賣袂出的詩。
不知不覺中間,當當囡仔成人,甚至頭毛半烏白的時陣
無定著連吟這首賣袂掉的詩的人,也袂擱佇咧吧。

不而過,這敢不是真好?─
當囡仔成人,甚至頭毛半烏白的時陣,
這個世界,敢不是會充滿優美的好詩篇?
袂記得這首賣袂掉的詩,猶擱有什麼可惜呢?
自按呢,我舉頭來問:
「囡仔的阿母啊,
灶腳裡,猶有燒酒無?」


三、結語:讀完今天的作品,對照舊日紀弦等人對台灣新詩史的理論,即可明白其間的謬誤,只要我們打開心窗,即可從這些日治時期詩人的作品中看見台灣的美麗,安靜地在時光中等待著與今日的我們相遇。



附註:下週選讀《放生》一書,請同學事先閱讀,輪番報告,謝謝。



參考資料:
洪一峰〈淡水暮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nrkFxS3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