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府城‧三天的風 by陳列


1
Sakam / Provintia〈1625〉/ Zealandia〈1626〉/ de stad Hoom〈1648〉/ 承天府〈1661〉/ 東寧府〈1664〉/ 台灣府城〈1684〉/ 台南府城〈1887〉/ 台南市街〈1895〉/ 台南市〈1920〉。
赤崁文史工作室的朋友送我們一本28x28公分、規格特殊的薄冊子,第一頁排列著這些字。最後一行說,這些都是台南市以前的名字。
這些名字,和那些標示了年代的數字,一行一行唸下來,抑揚頓挫起落,回聲雜沓,似斷裂跳躍又接續前行,有爭戰殺伐流離遷徙定居統治被統治以及知識器物房舍典章與制度。彷彿是一首詩。用好幾個世紀的不諧和的語詞、音韻與腳註寫成;節拍一再變換轉折,情緒低低的。
也彷彿是風吹過。
一些光輝,偶而閃爍。
2
小冊子裡有一幅1626年〈中國明朝天啟六年〉西班牙人畫的台灣島荷蘭人港口圖,圖中有荷人的商館和堡壘,有日本人村,有中國漁夫與海盜的共同聚居處,有三個原住民部落。荷蘭人在小山丘上圍捕梅花鹿。牛在港邊吃草。港內停泊一些荷蘭船和戎克船;港外也有。若干樹木點綴,山巒起伏。
有山有水,不同種族的移民和本地人一起生活,好像簡單安詳。
然而,台灣就是這樣從此走入世界和現代史的。走入坎坷複雜,也走入信仰和教化。
3
早晨我們走出住宿的飯店,才坐上車,導覽的鄭先生立即就帶我們進入了歷史。他說我們住的地方曾經是一片汪洋,後來是漁塭。我斷續聽到台江內海、古運河、戎克船、鄭成功、太平洋戰爭、變遷、命運等等的名詞,一時間令人恍惚錯愕。車身搖晃,許多高樓、商家、車輛、行人、紅綠燈,以及一些仍在初秋此時開花的鳳凰樹,也一直從我身邊晃過。我忙著在不同的時空裡穿梭。
微涼的風悄悄地吹,吹過千千萬萬的生者,以及逝者。
4
我們陸續去了一些歷史的現場。各種建築,各種權力和功能,各個相異年代的追求和型制,傾頹了翻修了改建了或著仍保留當年的樣子。後來者因此重構或詮釋了前人的價值和居心;同或不同的歷史與文化訊息,或疊覆掩蓋,或踵事增華。那些牆垣、稜堡、山門、飛簷、窗櫺、石碑、匾額、塑像、雕刻、書畫、文字,是的確都在說話,說動盪歲月裡的爭執和得失,說若干宮闈軼事,但也在說雲煙的過往,說人的恐懼、自肅和努力。
2
5
最令我感念的是林秋梧和他出家的開元寺。
四百年中各個更迭著出現在這塊土地上的勢力,他們的事功,一如他們一時的興衰,或許曾留下一些教訓和物質的基礎,但也包含不少讓人唏噓的成分。林秋梧,照片中看來很斯文的一個人,卻通過他的文字和行動,用他的認真,豎立一個典範,超越了時間。
我在他的佛寺裡喝茶,散步。七、八棵龐大的古榕覆蔭著幾乎整個寬闊的前院。院側數塊石碑並列,分別刻記了嘉慶、光緒、民國年間幾度整修的經過。山門是關著的,鏤空的繁複雕飾外面,人車在大街上匆匆來往。一位女尼坐在前殿門前的菩提樹下讀經。麻雀嘰喳,不曾稍息。陣風吹過,菩提樹葉紛紛飄落。
我在四殿兩廂間慢慢穿行,覺得這位誕生在一百年前、只活了三十二歲的革命詩僧一直就在身邊。
6
過去,其實不曾過去。
文資中心送我們的「老建築新生命」這本書,大略說明了國家台灣文學館成立的動機、推動與籌備的若干周折、選擇建立於1916年日據時期的台南州廳作為館址的用意。書中也記述了學者專家匠師們如何用心苦思的事,包括他們為了維護建築物原來的種種元素語彙、它的美,以及未來久遠的機能等等,如何針對屋頂、牆面、柱式、窗戶等等的整修一再討論思考和試驗施作的經過。
在這些述說裡,我看到了所謂的文化傳承和創造、人的夢想和熱情。那一天,我在館內外行走,想到的,主要的也是這些。
後來,慶祝的儀式結束了;那些熱鬧的聲音和活動,像一陣突起的騷亂的風,很快又平息了。只有那些文字的藝術留下來,在文廟旁邊,在這個莊嚴而優美的文學館內,繼續發出幽微的光,靜穆地說一些關於意義、生活和哲學透視之類的追尋。
7
夜裡我推開旅館的窗向外望。整理過的運河在昏黃的燈光旁。樹影在風中搖曳。有人還在散步。對岸也仍有霓虹閃爍。車聲隱約,隨風進入室內。
我返身,再一次翻閱那一本開數特殊的小冊子,看著第五頁的一張圖。我想像著猜測著我的祖先們應該是怎樣從海上摸索著登陸,怎樣地帶著信心和種籽,或跟友伴參商著或奉命尋找安身定居處,怎樣越過那幾條陌生無名的溪,越過一片又一片的野地,而後終於在北港溪南落腳。我一再地想像猜測他們為什麼這麼做、他們如何過活、生存是個什麼樣子…。
風持續從窗外進來,持續說一些代之盛衰、物之豐簡、俗之文野,等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