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自然」意謂著什麼?閱讀劉克襄
講師:簡義明
日期:2013.03.28
一、從文本中觀察「自然書寫」主題在台灣的發展
課程開始簡老師談起他以「自然書寫」主題作為研究台灣文學的機緣,而研究之初即是以劉克襄作品為起點。當初因為在台北參加了一個文學講堂課程而理解了「踏查」與「現場體驗」在自然書寫文類中的重要性,同時簡老師以紙本講義中「劉克襄作品目錄」中數十本作品對照上週來講課的陳列老師多年來只出版了兩本作品(其他兩本仍在書寫中)作為一個有趣的對照觀察,同是作家對於書寫的態度和思考的不同。
接下來簡老師以以紙本講義中由劉克襄及其家人書寫的三篇「豆鼠」文章,說起他曾經與劉氏家人相處的往事,藉由此觀察一名單親作家父親如何透過書寫自然、動物故事陪伴孩子成長並實施自然教育,而這段過程中作家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寫作之路上的轉變與探尋。
同時簡老師也為同學們引薦,對於初接觸他作品的讀者,可以從《山麻黃的家書》、「小綠山三部曲」著手,並為大家介紹了在作品目錄中屬於詩類的作品《河下游》、《漂鳥的故鄉》、《小鼯鼠的看法》和《巡山》等,其中1988年出版的《小鼯鼠的看法》這本散文詩(按:深具詩的意象、密度與質地的散文稱之)之後,雖然有段時間他沒有詩作出現,到後來他把一些零散發表的詩作集結成《巡山》一書,這是我們觀察劉克襄的第一個線索,也是不能忽略的就是:他,曾是個詩人,而這個特質將跟隨他一生;雖然他的詩作中因多有抗議、批判作品形成一種「抗爭詩人」的形象,但不可磨滅的是在詩作中也流露出他對自然探尋的蛛絲馬跡。簡老師也提醒同學,劉克襄早年的詩集而今恐怕只能向舊書店去找尋,幸而在2011年劉克襄集結了八○年代上半旬三本小詩集《松鼠班曹》、《漂鳥的故鄉》、《在測天島》當中的詩重新再整理精選出版成《革命青年:解嚴前的野狼之旅》一書,不失為一個追索的捷徑。
接下來簡老師舉《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田園之秋》兩本書為例說明八O年代的自然書寫遇見的瓶頸就是作家投身於自然環境議題,卻忽略了整個環境生態中生物多樣性需求,以致於熱情有餘,專業卻不足及作家因厭煩都市生活而產生類似梭羅一樣對田野生活的追求,諸如此類盲從的積極與逃避的消極書寫心態為劉氏所觀察並深思,終究導致他踏上屬於自己的生態書寫之路,到了八O年代末,劉氏開始透過史料文獻研究開始書寫或翻譯許多與台灣生態與歷史的文章,從動物到古道,整個台灣無一未曾留下他觀察踏查的足跡,九O年代中期「小綠山三部曲」更是他對於這些歷史前輩如鹿野忠雄等人的親身效法之作,這系列的實驗之作或許在文學書寫上尚顯粗糙,卻讓劉氏發展了「透過不同視角挖掘出小地方的精髓」這項獨特的能力,透過這樣的作者書寫的內容,往往可以讓讀者品味出「尋常之物中不平凡的樂趣」的觀察與體會,這當然也是作家多年來累積出的能力。
二、飲食文學在台灣的發展
針對下週將親自來上課的作家劉克襄目前所專研的範圍,簡老師除了和同學討論目前台灣的飲食文學作家之外,也另外推薦了非飲食文學作家的作品(例如謝忠道),由於大部份的作家書寫的飲食文學作品對於筆下的食物往往流於個人對於食物的記憶而非食物本身,於此,非文學類作家筆下書寫的飲食讀
晚近幾年來劉氏也將目光投注於台灣日常中的菜市場及飲食材料,例如《失落的蔬果》一書中,透過手繪他為讀者發掘了許多平時超市或市場中都屬稀有少見、甚而難得看見的野菜,算是在當前的飲食文學主流中另闢了新的視野。以〈我的稻米主張〉、〈我的麥子鄉愁〉兩篇文章為例,當然可以讀出作者在文章中試圖發出「有志青年回鄉務農,為台灣農業盡心盡力」的友善邀請,但老師希望同學們在閱讀這樣的文章之餘也可以觀察出現今農村的處境;老師也藉由〈我的麥子鄉愁〉中作者在文中提及「大麥粥」的一段緣由為例,提醒同學書寫時不妨學習劉氏的觀察和視角方式,不失為一個好的書寫參考。
除了食物,簡老師也以《十五顆小行星》中一篇描寫「鈕西蘭父親來台尋找失蹤孩子」的作品為例,說明作家劉克襄這些年來書寫的轉變,如何從一名獨行俠的探查方式描寫動植物,漸漸轉向到與人互動,從中挖掘「人」的氣味傳遞並留下生動的「人物誌」,例如近作《男人的菜市場》即是這樣的作品呈現。同時簡老師也提及劉氏近年曾客座香港,教授「香港在地的飲食材料」題材,說明一個人的能力儲備使得他對於陌生之地的閱讀,讓劉氏在書寫中不僅只是由詩到散文的跨界,並且已經是從台灣到香港的跨界,待他的新書出版後,相信大家閱讀之後應該對於平時累積的「香港印象」有新的視野。
透過今天的介紹,希望藉此為下週將來上課的講師及其作品做為一個導讀,同時簡老師也提醒有志於書寫的同學,除了題材的選擇外,「從材料尋常性中提煉出的視角」正是劉克襄這位國民作家能為其他書寫者學習的一項重切入元素;最後,簡老師特地留了十五分鐘與同學們互動與討論,對於上課以來的感想或意見,結束了今天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