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03. 散文作為一種光學儀器

講題:散文作為一種光學儀器
講師:陳列
日期:2013.03.21

前言:
課程邁入第三週,開始我們的作家開講之旅,陳列老師說原擬以今年新作《躊躇之旅》作為散文閱讀的介紹,但因為出版期程有所延誤,所以改以曾經為台灣文學館的「攬古興懷到此遊:作家遊府城」活動而寫的文章〈府城・三天的風〉與大家對談。

課程正式開始,「散文是什麼?」陳列老師這樣形容,散文作為一種敍述型的文體,以「我」的身份出發述說所見所聞。他並引朱光潛曾經這樣形容散文:「何謂文學?作者對於人生事象的種種觀感,以文字為媒介,用一種新鮮而獨到的方式將之表達出來,這就是文學。」

陳列老師以海明威《老人與海》為例,說明作者海明威用一種簡潔的語法書寫本書,但這項書寫特點並無妨於文章的完整性,事實上真正高超的散文正是敍述者隱身其中,彷彿什麼不說卻又無比地豐富,建議同學們有空不妨好好地重讀;陳列老師並為同學推薦台灣作家陳淑瑤〈曬衣〉,雖然只是生活化的小敍述,但字裏行間卻呈現出一種真真切切地「生活著」感受。

散文是一種結構性的文體,也是具有寫實性的文類,但寫實中又有其虛構,所謂虛構性指的是寫作者主觀的心靈在切入客觀的觀察,面對所要表達的寫作材料時必然是經過選擇及去詮釋時的衡量,最後用一種獨到的文字表達,這也就是所謂的「文心」。不同於小說在於既在世界之外另創世界,散文則是在既有世界有,去觀察、描述它,陳列老師提醒我們:散文除了細細研究之外,還要多讀,不止是多讀自己心之所向的作家作品,連不喜歡的作家作品也要多多去研讀它,最好是用朗讀的方式去讀出聲來,感受其中「音響」的迴蕩與音韻的流動,對於閱讀本身將會另有一番體會。

接下來陳列老師從為同學們朗讀〈府城・三天的風〉開始今天的散文課程。藉由這篇文章的分享,陳列老師說起因為「攬古興懷到此遊:作家遊府城」活動,參與的作家都被要求要交出一篇作品,而相同的活動行程、不同的作家因為不同的觀察和切入點寫出了許多不同的作品,正是一種觀察與題材選擇極好的範例。

針對這篇散文的分析,陳列老師談起當次活動,邀請單位曾發放每人一本關於府城資料小冊,而這本小小的折頁DM被他取材寫成了文章中七個段落中的第1、2、7段,之所以用分節的方式寫這篇散文,陳列老師以一棵七個分枝的大樹做為譬喻,每個分枝都有其獨立而完整性,但卻與大樹不失連貫,彼此互相呼應、烘托出主題,這才是一篇成功的散文作品;如果七個分枝各成一格卻不連貫,那就變成了七棵獨立的小樹,就算是聚集在同一個花園,也相互分岐,如此即不能算是成功的散文作品。

陳列老師又以楊牧的〈神父〉為例,這篇文章雖然近萬字,卻完全不分節,然而這樣不分節的散文,或許是一棵大樹、甚或一片森林,卻如此優美動人,絕對不失是一篇成功的作品,提醒同學們分節並非是成功散文的唯一因素,並警惕同學們書寫時對於分行、分節、分段都應該留心謹慎,萬不可隨興以對。

散文的觀、感(察)與重複
對於散文的「觀」、「感」,陳列老師以佛家言為譬喻,前者是「眼耳鼻舌身意」,後者是「法」;以這篇文章為例,第1、2小節即是「觀」,第3小節是「察」,第4小節主觀意識的成份篇幅較大,到了第5小節是「察」,第6小節又回到了「觀」,敍述者對客觀客體的主觀看法去敍述所見所聞,到了最後一段,由「我想像…」這句話很清楚地呈現著它是敍述者的純然感受。陳列老師說明當初他書寫此文時並非刻意,但這篇作品卻通篇以一種簡單的句式寫就,然而這並無損於它的完成性;當然複雜的句式也有其特色,例如可以凸顯內文重量感。對於這篇文章的重複性,陳列老師自言他當初也非刻意,直到近日重讀時才發現,而當時之所以做這樣的書寫主要的原因是以這個主題而言,可選擇的材料太過繁雜,走過的地方、看過的古蹟、參與的文化活動……等等,為了在其中揀擇出想要的寫作材料而形成的方式,一直到最後第7小節時他才回到創作者本身的思維、感受作為總結。

散文結構中連慣性,其中一項重點就是重複。關於此,陳列老師引用黃碧端自謂其散文觀:「寫情要不落入濫情,寫事要不流於岐蔓,其要都在剪裁與組織。散文之第一要務是求其『不散』,然後才能談其他。散文之用,一為寫情,一為寫事。言之有物自是第一要務。此外,寫情要不落入濫情,寫事要不流於岐蔓,其要都在剪裁和組織——剪裁和組織,使散文不散,使散文可讀。」陳列老師並分析〈府城・三天的風〉中使用的「重疊」或「堆疊」技巧與節奏,及轉折語(但、然而…)的運用,及小節標題「1、2、3…」都是為了文章的連貫性刻意而為之,陳列老師提醒同學,不要小看了簡單數字的運用,在書寫中數字往往有其重量性,絕對不可忽略。

〈府城・三天的風〉這篇文章中,每個小節都有「風」的出現,這個「風」可能是象徵性的風氣、歷史,也可能是實際上吹拂著的風,但不斷地在各個小節中出現的「風」,雖然意義各有不同,但透過這樣的描寫卻把七個小節實質地連貫起來,而另一個串連這些小節的元素是「時間」,隨著小節標題的次序性,每個段落的時間性也隨之延展開來,雖然始於事後全知觀點,但回首時卻是從第3小節展開活動的第一日記憶,如此依序地一路往下敍述直到這個活動的最後一日夜晚,也就是文章結束的地方。

陳列老師自言,這篇文章是他寫作中極少的特例,不管是分行、分節或是文章的篇幅,都是在書寫當時因為內容、選材而更動的,事實上,而今回想書寫當時的情形,應該是寫完第1小節時決定採取這樣的方式書寫,像是詩一樣,一個小節重疊次一個小節,如此依次迭疊往下直到完成整篇作品,以及頻繁的跳行、長短句式的結奏……「如此寫下來,這篇散文彷彿是首詩一樣。或許這些都是當初書寫的初衷吧,其實也是一種嘗試,之後我再不曾用這樣的方式書寫。」陳列老師說。他並勉勵同學們可以採取類似的方式作書寫練習,或許也可以找到一種新的成功書寫方式。

陳列老師說今天的題目典出法國作家普魯斯特所說「文學是一種光學儀器」,因人的一生中有許多經驗是無法去經歷到的,許多的場域在我們一生中並無法實地去觀看體察,他並再次大樹為比喻,文章就同如光學儀器的功能,透過文學這樣的光學儀器能讓讀者的心中的這棵樹活起來,以一種新鮮和獨到的見解,重新讓讀者見到一個嶄新的世界或是全新的世界,達到擴張無窮生命經驗的奇妙作用,而各種散文書寫技巧正是一種調整,透過它去調整「文學光學儀器」的視角或聚焦清晰度,使得讀者可以更清晰明確地接觸到作者想要展現的新世界,並能鮮活地感受到作者所思所感。

最後,陳列老師和大家分享他書寫的祕密:「散文最重要的地方在於起筆。」起筆第一句往往影響整篇文章書寫的語氣、文字風格,以及另一個重要的元素是「時間」,書寫內文時選擇場景及時間點,這些都在落筆的第一句時無形中做了裁決,而後往後鋪陳推展、深化,直到最後結語。當然或許這並非一篇好散文的唯一評斷方式,但不失為一個重要的觀察切入點參考。



紙本講義:
1. 陳列〈府城・三天的風〉
參考閱讀:
1. 楊牧《奇萊後書》〈神父〉
2. 海明威《老人與海》、《戰地春夢》
3. 陳淑瑤《流水帳》〈曬衣〉
4. 喬哀思《都柏林人》
5. 卡繆短篇小說
6. 凱薩琳‧安‧波特〈盛開的猶大花Flowering Judas〉
7. 阿蘭達蒂《微物之神God of Small Things》
8. 瑪莉蓮羅賓遜《管家Housekee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