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人間》跟紀實影像
講師:陳佳琦
大綱:
一、前言:攝影的發明
二、紀實攝影的發展脈絡:
三、台灣紀實與七、八○年代社會脈絡
四、《人間》簡介
五、兩個案例比較
一、前言:攝影的發明
攝影技術自十八世紀發明以來,自靜態而動態、到現在的數位攝影的發明,攝影的題材與呈現無不與當代的媒材發展息息相關,從早期因為硬體技術取得的高昂成本而只能為少數人使用到今日數位化設備的普及,成為一種全民化的日常行為。
(圖說:Jean-Baptiste-Louis-Gros 1851 ,萬國博覧會-水晶宮)
(圖說:Maxime Du Camp, 1850,法國人旅遊埃及照片)
(圖說:First etherized operation, 1846,第一次外科手術)
(圖說:安格爾,Pauline Eleanore,1853為富人繪的肖像畫與後來的肖像照對比)
而攝影是否是一種藝術,在今日已經無庸置疑,並且隨處可見攝影作品在藝廊展出,事實上在早期卻是一個爭議不斷的話題,即便在十九世紀初期,美國知名的攝影家在構圖和取材上仍然不自覺採取著一種模倣藝術畫作的方式(Edward Steichen, Flatiron, 1904)。
二、紀實攝影
許多人對於紀實攝影的定義,提出許多想法如下--
1. 以真實手法在真實場景中所攝,並不加以受製作的相片。
2. 在照片中注入自己對相機前事物的理解和看法。
3. 攝影師必須具有評價事實的能力。
4 Arthur Rothstein的定義:
(1)紀實是證明或證據。
(2)紀實是一種不受視覺美學混淆,避掉人為操控,直接、單純、寫實主義的技法。
(3)尋找平凡、日常事物的重要性,對存在狀態的有效呈現。
(4)對社會各階層議題與成因的關心。
(5)具有影響民眾和事件的能力的獨特本事。
縱合以上定義,我們可簡單歸納,紀實作為一個風格與手法,是一種廣義的定義,而狹義的定義是,紀實攝影就是要反應現實與促進對世界的認識,那就是所謂的社會紀實攝影。但是回到歷史,「紀實」一詞本身就是被創造出來的。
紀實攝影的階段,可以簡單地做以下區分:
戰前--John Thomson、Lewis Hine、FSA,其中FSA為美國農業安全局,1930年成立,因為宣傳目的而為當年的美國農業社會留下許多精采動人的紀錄影像。
二戰前後--攝影同盟(Photo League)、法國的人道主義攝影
戰後--新聞攝影的出現、新紀實攝影
紀實攝影與新聞攝影又有什麼不同?
紀實為「紀錄現實」的攝影手法,在一個真實的環境中拍攝真實的影像,作文件式的紀錄,感覺真實不造作是其重點。一般人常常會聯想到戰爭、落後貧窮地方的照片,其實是屬於新聞攝影(Photojournalism),新聞攝影較重視時效性,常常受到媒體和大眾化的意向的影響,不足以代表紀實攝影的全部。而紀實攝影其實沒有清晰的界定,比較常見的有歷史性的(chronicles),街頭的(street photography)和新聞的。一般而言照片多是成一系列及有主題的,用作紀錄時間,紀錄當時的社會,也可以用文字作輔助,形容時間人物地點。最重要的,紀實攝影需要讓人欣賞和了解拍攝當時的環境、氣氛、人物及攝影師的感覺,可以帶出故事,彷如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冊一樣。
紀實攝影的當代批判舉例
「人類一家 The Family of Man」展覧:1955 Edward Steichen 策展,展覧內容為人們在各個重要時刻真情流露的剎那影像(例如經歷戰爭後重逢的喜悅),留下許多珍貴而動人的紀錄,展覧本身的形式美和動人情無可置疑,但仍因為失去紀實攝影最重要的主軸而引來批判--溫情主義,因為本次展覧策展的主軸只著重在紀錄當下,卻不曾釐清其後的原因與謀求改進。真正一部好的紀實作品應該在紀錄傳達感動之餘,仍要擁有一種「發動」改變的力量。
紀實攝影的社會角色:
1.1929,電影與攝影聯展(FiFo)
2.新視覺的啟示:不需要去執著於攝影能否是一種藝術,而是要問攝影能夠用來做什麼。另一方面,更要小心攝影與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共謀關係。(紀實攝影有時無形中成為把資本主義種種行為合理化的一種工具。)
三、台灣紀實與七、八○年代社會脈絡
台灣的紀實攝影的發展時期畫分:
日本殖民時期 →戰後:政治高壓時期郎靜山與沙龍攝影美學 →60年代:現代主義 →70年代:鄉土熱潮、紀實蓬勃 →80年代:多元題材發展
(圖說:張才、鄧南光、李鳴鵰的攝影作品)
(圖說:郎靜山與沙龍攝影美學)
七十年代台灣受到許多大事件的震撼,例如1970保釣運動、1972尼克森訪美,台美斷交……等等,因為時代的危機感讓知識份子開始反省台灣在物質上、精神文化上都深受美國影響,本土意識開始覺醒,展現出一種尋根的熱潮,例如:《人間副刊-「現實的邊緣」專欄》、《雄獅美術》、鄉土文學論戰、唱自己(民俗)的歌、《夏潮》的創刊……等等,透過強調鄉土關懷、強調現實主義等議題的討論中,尋找台灣自己的國家前途。
(圖說:鄉土文學論戰 報紙)
四、《人間》簡介
「人間是結合了兩種臺灣當時條件已經成熟、可是還沒有發展的文藝形式,一種是報導攝影,又稱紀錄攝影,另一種是報導文學。因爲臺灣過去的高壓,報導文學很難發展,它有很鮮明的左翼傾向性,干預現實,在臺灣很難發展。紀錄攝影也是這樣,用攝影來表現,以一組照片來反映社會問題。我想是不是把這兩個東西結合起來?在高度資本主義化的社會裏,人們對文字的閱讀習慣,已經越來越淡,看圖片的人越來越多。美國從30 年代開始就有報導攝影,有幾輯報導美國大蕭條時期的專題,我們看了非常震撼。我想:這就是我們要的。……從生動的影像表達和文字表達,來認識臺灣。」(陳映真)
《人間》雜誌,從1985年11月創刊到1989年因財務壓力停刊,《人間》雜誌一共發行了47期,報導的內容遍及原住民、居住環境、社會底層生活與現象、青年文化、歷史與政治議題、文化人物、並且持續引介各種攝影作品等等,結合人道主義的關懷、影像與文字並重、關注主流新聞背後所看不見的世界、關注現象背後的原因、長時間的追蹤、正視底層的尊嚴等等,一概以風格強烈的攝影作品報導這些在當時尚被國民黨政府視為黑暗面、禁忌或本土色彩濃厚的題材,是當時非常重要的一本雜誌。
(圖說:人間雜誌-「不孝兒英伸」報導)
(圖說:人間雜誌-「親愛村報告」)
五、兩個案例比較:相較於關曉榮的人文關懷,阮義忠的拍攝手法比較像是一名觀察者或創作者,帶有某種程度的疏離地紀錄下所見的一切,並且用一種反諷的方式為照片留下文字註解,然而用一種全面的批判眼光來看,這樣的方式有時難免不夠完整和足夠。
(圖說:關曉榮的蘭嶼系列作品)
(圖說:關曉榮的漢化教育系列作品)
(圖說:關曉榮的觀光暴行系列)
(圖說:關曉榮的現代的醫療衛生系列作品)
(圖說:阮義忠的台北素描簿/速寫簿系列作品)
深思:紀實攝影走到今日是否可以表達當代的精神並且改變現代的問題?或許透過攝影設備與電子媒體(網路、部落格)的普及,這些或許都是當代紀實攝影發展的方向。
講師介紹:
陳佳琦,成大藝術研究所畢業,現就讀成大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班。曾任《典藏今藝術》採訪編輯、國家台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著有碩士論文《再現他者與反思自我的焦慮──關曉榮的蘭嶼攝影》(2002年世安美學學位論文獎)。
參考資料
。紀實攝影 http://www.fotobeginner.com/2916/photo-documentary/
。陳映真說《人間》
。《紀實攝影》摘要 http://www.wretch.cc/blog/guoyao/7375330
延伸閱讀:
。《人間》雜誌
。張乾琦:台灣攝影師,是台灣唯一馬格蘭攝影通訊社的會員,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名為《The Chain》的攝影畫冊,內容是在一家台灣心理醫院(龍發堂)拍攝的組圖,反映精神病人在其中的生活狀態。
。陳弘岱:《人間》雜誌紀實攝影對台灣紀實攝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