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IIII 自然書寫 (10)


課程:環境藝術行動的身體書寫 /吳瑪俐
DATE:2012.04.26


講師介紹 吳瑪俐,德國杜塞道夫國立藝術學院雕塑系畢,取得大師生(Meister Schueler)文憑。現為高雄國立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作品曾於台北雙年展(1998, 2008)、威尼斯雙年展(1995, 1997)展出;作品多探討性別政治,近年聚焦環境議題,包括《淡水河溯河行動》(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2006-2007)及《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2011-2012)等策劃。





課程內容

一、播放影片-北回歸線環境運動(1):講師一開始就先播放了一段影片當作今天課程開始的引言,接著介紹了在改變之前執行的個案。

#1997年悲情昇華-二二八美展/台北市立美術館:為二二八受難者女性家屬為設計主軸,「當男人的歷史被改變時,叛徒成為了英雄,那女人呢?」

##1999年祕密花園:源於文建會計畫在南投.草屯.九九峰附近成立一個「遊樂區」促進當地觀光,引起許多藝術家關注和反對。引入國外對藝術村的概念:「為提供一個較好的環境讓藝術工作者可以好好創作」,試圖遊說政府改變政策的方向,廣佈小而精緻的藝術村,當時這個計畫已經開始設計建築,並為此策畫了一個展覧在聯外道路上展出,吳瑪俐老師也是參展人之一。開始思考「你要帶什麼東西到這個藝術村裏去?」,深入村落找到農具小屋,為其所深深吸引並引發許多童話想像,開始思考「限地製作」(藝術家如何運用他所限定的場域去思考),最後決定以它為主體設計了這個祕密花園,讓觀眾透過視覺、嗅覺、味覺、觸覺去體驗這個展覧。

二、播放影片-北回歸線環境運動(2):透過影片再播放,老師開始講述從這個運動開始轉變創作的方向,並接著介紹轉變後的創作個案

#2006年開始因參與「嘉義2006北回歸線環境運動」而開始轉變原先個人對環境的關注而創作的方向轉而對環境改進,邀請各地藝術家前來駐村。雖然感覺上似乎是籌畫者的角色,但其實也是一種藝術介入。

#2006年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對話:從「名義上」居住河邊,到親身體驗「在河之上」,換句話說,從談環境到理解環境,於是有了「人在江湖」這個活動,宣言:「所有的環境問題都是文化的問題」。

#2010-2011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思考文化扎根。以水連結破碎的土地。2012年5月18日以「流動博物館」概念展示最後的成果。
## 早餐會
##子計畫
村落的形狀-流動博物館 Shaping of a Village: Nomadic Museum Project
##子計畫
食物劇場──社區劇場行動 Food Theater: Community in Action
##子計畫
在地綠生活:與植物有染 Local Eco Life: Colorful Affairs with Plants
##子計畫
我校門前有條溪There Is A Creek In Front Of My School Gate
##展覽
Exhibitions
(參考網址1:http://www.ncafroc.org.tw/curator/2010/project01/2010project001.html   )
(參考網址2:http://plumtreecreek.bambooculture.com        )
(參考網址3:http://librarywork.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2/c28093245/p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