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我的寫作,我的人生
講師:利格拉樂.阿女烏
日期:2013.06.06
前言:
上課開始,阿女烏老師說明她今天會從個人生命經驗來談創作。許多人很容易忽略自己的生命經驗,事實上每個人身上都有非常精采的故事,以老師個人來說,她書寫的都是真實的故事,這些故事和人物都來自生命週遭,只要用心觀察即可察覺,成為筆下豐富鮮活的題材。
一、原住民血源的尋根之旅
生長在眷村的阿女烏,其實有著不快樂的回憶,因為一般人往往因為膚色而欺負她這個「山地人的孩子」,而老師也因此歸咎於給了她一半原住民血統的母親,加上台灣的父系社會傳統使得我們常常著眼於父系血源的家鄉源流與過往,造成了在父親過世之前,她一直不瞭解自己的母親,更遑論於原住民母系血源中的一切傳說與故事,在這樣的覺醒之後,阿女烏老師在母親翻譯協助之下開始回去山上重新學習所有排灣族部落的一切生活傳統與故事。
接下來阿女烏老師開始配合著照片娓娓道來關於她所學習到的部落尋根之旅,大女人主義的外婆Vu-Vu一生中四次婚姻、無緣的巫婆夢想,及部落沒有了巫婆之後,向別的部落「借巫婆」以致於常常有誤解神旨的荒謬結果、從母系排灣部落的老師嫁到父系泰雅部落後從婚禮當天為了誰坐主位而開始發生的種種文化衝突、九二一大地震中的災後重建等等,這些生命經驗的刻痕,都在老師的記錄下轉化成精采的生命故事(例如舊日送求情柴的傳統,在今日不再燒柴的時代,經部落開會同意演變成「送瓦斯」的故事,讓老師寫成了〈求情柴與瓦斯〉)。而除了這些書寫紀錄部落的故事,阿女烏老師在當了母親之後,也發現台灣的繪本故事集除了由國外引入的少數有提及原住民題材之外,關於台灣原住民書寫幾乎是沒有,於是老師也開始投入了兒童繪本的書寫。
二、九二一到莫拉克災後山區重建經驗
老師說起關於她所參與的九二一災後重建工作經驗,從女性角度去觀察到的內容和男性其實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包括部落中老人就醫、兒童就學等等,老師都從女性/母性的柔軟角度去觀察並紀錄,同時老師也不忘提醒同學關於尊重生者的生命故事的書寫倫理;而最初參與的九二一災後重建經驗,也延伸到後來的愛莉颱風、莫拉克颱風等災後重建工作;隨著一張張女性在災後重建中的種種努力照片的呈現,老師也再度提醒學員們,對於田野調查中的女性書寫視角的建立,其實是一種自我訓練,隨著投影上的一張張照片呈現,老師再度提醒同學,當書寫取材時所有拍攝的照片使用及故事書寫,都必需要尊重當事人並獲取同意後才能著手,這是身為書寫者不可忽略的。
三、我的文學就是我的生活
最後,老師以這三年的書寫工作就是在上述照片中的經驗故事紀錄,而這正是老師想跟大家說的「我的文學就是我的生活,我的家庭、我的部落、我的兒女,都是我書寫的題材和內容。」同時老師也舉自己及其他作家如陳雪、巴代、鍾文音等的書寫習慣來勉勵大家,其實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篇篇經采的故事,所有的書寫養分就在家裏與生活週遭,只要養成書寫及紀錄的習慣,從日常中透過不斷的積累就足以完成一部精采的長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