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08. 黃春明的〈戰士,乾杯!〉

講題:黃春明的〈戰士,乾杯!〉
講師:吳達芸
日期:2013.04.09

今天原訂討論黃春明的〈等待一朵花的名字〉,但經過老師與同學討論之後,決定與大家探討思索〈戰士,乾杯!〉這篇文章;不過在開場之前,達芸老師仍然就作家黃春明這本同名散文集(也是黃春明目前為止出版的唯一一本散文集)中〈等待一朵花的名字〉這篇文章為大家作一個略述與說明。

課程開始,達芸老師先是就本篇文章曾引起李喬主持的「百年小說研討會:百年小說交流與對話」中曾引發屬於小說或散文的爭議,事實上關於此至今仍然沒有一個定論,由同學們輪番朗讀整篇文章內容,透過近一個小時的朗讀中,達芸老師讓同學們從中體會為什麼它會引起這樣的爭論,同時老師也提醒同學們「閱讀也是一種新的創作」,並說明「作品是經過讀者的閱讀才真正完成」的文學主張,同時老師也為大家講述人類學家米德在新幾內亞作田調時,曾經在一個島上住居了數年藉以觀察當地的居民,包括對死亡的看法(當地原住民有死亡後鑽入床下生活的信仰),對照黃氏這篇文章中的原住民母親在夜裏對著亡者唱誦的靈歌,表現出不同宗教信仰對死亡的態度,活人與亡魂安然共存在同一個空間中的認知,更是不同於漢民族佛教(或道教)信仰中的輪迴轉世的觀念;之後並由呂興昌老師為同學們補充黃氏這篇文章中對於原住民民族文化與實際社會生活的不足處,提醒同學閱讀文學作品時,除了去體味字裏行間隱藏的意涵之外,也應該「見其所不在處」,例如本篇文章末「老黃因感受到自己祖先前來開拓台灣,造成主角熊先祖們種種悲慘人生而悲慟大哭」,正是其不在處,這或許是因為黃春明以散文式的筆法書寫而致,也可能是因為作者本人對於原住民文化的結果。

接著達芸老師又援引一段羅青為馮傑散文集《撚字為香》作序的文字中提及一段典故「話說抗戰時在重慶北碚雅舍,物資十分緊張,梁先生(按:梁實秋)因為在國立編譯館主持翻譯委員會和擔任教科書編輯委員會常委,較有能力在假日請同仁好友來打打牙祭,菜色換來換去,老是在辣椒豆干炒肉絲,或紅燒辣子雞塊之類的家常小吃中打轉,不過每頓必以他的拿手絕活,蘿蔔排骨湯,做為壓軸,只見大家夥呼嚕而上,吹吸而光,湯鍋迅速見底,歡迎寫在臉上。  有一位客人臨走時,好奇的問梁先生說,別人的蘿蔔排骨湯,也喝過不少,但卻總也比不上你的,不知有什麼秘訣?趕快從實招來。梁先生皺起眉頭,故作嚴肅狀答道:『秘訣就是,多放排骨,少放蘿蔔,更少放水,自然好吃。』言罷大笑,送客閉門。」,羅青藉著這個故事說明「
這可是三十年前講三十年前的事,到如今,打開報紙,連一根排骨煮一大鍋湯的散文,也不可多得了。以《古文觀止》為基礎的寫作訓練,早已成為絕響。至於《文法津梁》,一般人根本連聽也沒有聽過了。」來讚譽馮傑,但事實上對照觀看黃春明的作品又何嘗不是如此:「好像看到有人,站在絕壁峰頂,忽然閃電出手,擲冰塊劃長空,擊流星裂火花,但見冰屑與星光齊飛,光華燦爛一天一夜。」,達芸老師同時也為同學們說明〈戰士乾杯〉這篇文章中的故事情節,作者黃春明除了原本在發表的文章之外,多年後又改寫成劇本(1998)及新詩(2005)等不同體裁,足見黃氏對這個故事的偏愛,事實上這種「互文性」(指文本的意義由其他的文本所構成。作者將其他的文字借用和轉譯到創作之中,或者讀者在閱讀時參照其他的文本。)

最後,在同學們由閱讀這篇文章中引起的原民文化與漢人文化不同的熱烈討論中結束了今天的課程。







補充說明:
互文性:也有人譯作「文本間性」,是法國後結構主義批評家克莉思蒂娃提出的。意在強調任何一個單獨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在與其他文本交互參照、交互指涉的過程中産生的,由此,任何文本都是一種互文,在一個文本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種能夠辨認的形式存在著其他的文本,諸如先前的文本和周圍文化的文本。在極端的意義上,甚至可以說,任何文本都是過去的引文的重新組織。
#淵源:
(1)巴赫金提倡一種文本的互動理解。他把文本中的每一種表達,都看作是衆多聲音交叉、滲透與對話的結果。
(2)克莉思蒂娃說:互文性概念雖不由巴赫金直接提出,卻可在他的著作中推導出來。
作爲一個重要批評概念,互文性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隨即成爲後現代、後結構批評的標識性術語。在六七十年代,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促使了互文性理論的迅速發展。

#互文性通常被用來指示兩個或兩個以上文本間發生的互文關係。它包括(1)兩個具體或特殊文本之間的關係(一般稱爲transtexuality);(2)某一文本通過記憶、重復、修正,向其他文本産生的擴散性影響(一般稱作intertexuality)。

#互文性批評:就是放棄那種只關注作者與作品關係的傳統批評方法,轉向一種寬泛語境下的跨文本文化研究。這種研究強調多學科話語分析,偏重以符號系統的共時結構去取代文學史的進化模式,從而把文學文本從心理、社會或歷史決定論中解放出來,投入到一種與各類文本自由對話的批評語境中。

#羅蘭巴特提出Writer與Author之不同,並在《明室:攝影扎記》一書中提出與攝影相關的互文理論外,也提出許多關於兩者之間的論點,包括了「作者--作品--消費者」;作品屬於作者,而文本(Context)屬於讀者;「作者之死」彰顯的是文本凌駕於作品的重要性。創作者是語言本身,是「語言自己在說話,而非作品在說話。」







延伸閱讀:
1. 巴代《走過》
2. 紀剛《滾滾遼河》
3. 黃春明同名詩作〈戰士乾杯!〉,《自由時報》副刊,1995年1月。
http://read-literature-reflection.blogspot.tw/2013/04/blog-post_9.html
4. 鍾理和〈假黎婆〉
「假黎」是客家人對原住民的稱呼,鍾理和筆下的祖母〈假黎婆〉是排灣族,祖父的續絃,卻完全融入了客家生活,有一次祖母帶鍾理和入深山,山林原始的氣息喚醒了祖母長期壓抑的心靈,顯現青春煥發的光彩,也讓鍾理和感到陌生驚慌。
 4-1鍾理和原作
   http://read-literature-reflection.blogspot.tw/2013/04/blog-post_9990.html
 4-2生祥《大地書房》〈假黎婆〉,2010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PiD47HYRGI  
   
 
   詞:鍾鐵民    曲:林生祥、排灣族傳統曲調   唱、月琴:林生祥    
   假黎婆 捱阿嬤
   手背上 有刺花 
   伊喊捱 細狗牯 
   惜捱渡捱到離家 

   還記得 跈阿嬤 
   入深山 轉妹家 (註:轉妹家即回娘家 )
   伊開口 低聲唱 
   番子曲 i-ya-i-yu-la i-ya-i-yu-la 

   老樹靈 傳風信 
   喊醒伊 心肚情 
   翻後生 腳步輕 (註:翻後生即轉年輕)
   阿嬤笑容怎按靚 i-ya-i-y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