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

踩著鐵馬行四草


四草是搬來台南後,常常騎單車的地方,卻是第一回看到與它有關的詩文,上週以來因泰利颱風伴隨著的西南氣流帶來的豪沛雨雲,終於在昨日完全遠離了台南,正好是趕巧起早出門運動的好時機。

清晨時分,從住居的安靜巷弄中悄悄牽出單車,關好門後轉身跨騎出行,這是我最喜歡貼近府城的方式:微涼的風吹拂在還未完全甦醒的街道上,新舊建築錯落地林立在街路兩旁,晨光裏的容顏和雨洗後有著截同不同的風貌卻同樣叫人著迷,車行經過總有一種素面相見的新鮮,尤其是早起運動的老人家們,走過歲月的臉龐總是不吝惜地綻開溫暖笑意回應我的招呼,這是屬於南部才有的熱情,伴隨著日出而來的溫馨。

緣著舊名「亭仔脚街」的青年路騎一小段後,轉進舊名「元會境街」的民權路一段繼續往前騎,沿路舒緩的下坡路讓人可以輕鬆地把注意力放眼前,不久就到了舊名「大井頭」的永福路、民權路口一帶,這裏觸目所及都是府城聞名的商店跟小吃,據說這兒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區域之一,也是明、清時台南府城最繁華的地段,如今仍可以在現代建築偶而一瞥老街古巷的風采,伴著三步一間、兩步一號的百年老店的店招,和時不時出現巴洛克華麗柱式和古雅的樓窗上或鑲或雕的亭號字樣,一直到赤崁樓、祠典武廟、大天后宮這三個古蹟,尤其是武廟、大天后宮迄今仍然是在地人信仰中心,同時也是古早味小吃傳承集聚之地,假日人潮洶湧,平日香火鼎盛,在在說明了在台南這座府城,歷史的記憶一直是與時間同在的,並不曾消逝。

順著民權路一直往下騎,還不到上班的時間,兩旁三三兩兩的傳統小吃攤位上卻已聚集著許多早起的人潮。這是一座早起的城市,早起的不止是早年慣於農作的百姓,還有那對於食物有著異樣堅持和執著的品味,堅持新鮮、執著美味,什麼新潮西式和健康清淡則絕對不是在清晨的思考和衡量之列,例如北部人永遠無法明白的:碗粿、肉粽、虱目魚粥、牛肉湯……這些都是府城人一早的餐桌選擇,缺一不可。

拎了肉粽掛在車把上,再騎上一段路就到了安平古堡,隨意找了棵枝茂葉盛的榕樹蔭下停好單車,就陪著樹上鳴啾歡躍的麻雀用起早餐來。清晨的安平沒有了假日遊客紛湧而至的喧嚷,許久未見的古城鎮丰采靜靜地和堡前鄭成功雕像一樣鵠立守望著這座有著「奧倫治城(Orange)、熱蘭遮城(Zeelandia)、安平城、臺灣城」……諸多名稱的古堡。整座安平古堡的建材以糯米汁、糖漿、砂與牡蠣殼粉調製而成,屋舍全用紅色磚瓦,黃昏時分與落日相輝映,每回一見總彷彿墮入時光長河中,不同於歐式古堡的雄偉,安平古堡有一種很東方的溫柔,極具思古之幽情,是我最喜歡的古堡意像。它同時是台灣最古老的要塞建築,從1624年建城以來曾經是荷蘭人統治台灣的中樞、也曾經是鄭氏王朝三代的居城,外城的南壁高三丈餘,至今仍可見牆上古榕樹根盤結,默默訴說著300餘年的歷史桑田。

離開了古堡再往前騎,四草大橋就在前方,只見橋的兩旁已聚集不少釣客,裝著餌食魚獲的冰盒、水桶隨意擱置腳邊,手上高高握著釣竿、神態悠閒斜靠著橋橔,各據一方地等候上鈎的魚鮮。

陽光漸漸從雲後顯露炙熱,停下單車後我也學著釣客找了一處橋橔斜倚著飲水休息。橋下就是台江往台灣海峽的出海口,河海交錯處浪花不斷,遙想著從十七世紀的大航海時代以來,多少人帶著豪情壯志遠渡重洋而來,殖民、貿易、復國……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手段在這塊土地上演著相似爭戰戲碼,什麼海上強權、前朝遺恨終究被時光的長河沖洗得只剩下記憶,卻這塊土地的人們卻溫厚地接納了一切,億載金城、安平古堡、東興洋行、延平郡王祠……這些歷史的痕跡都成了府城人善意保存的鄰里,除了日常行走的遊憇閒談,更是熱情招倈遊客前來觀光探尋古城遺跡。

從橋上遠眺,我試圖逡巡著四草湖的踪影--這個而今被國家公園規劃成濕地保育區,「搭著竹筏走綠色隧道」早就是遠來遊客必遊的景點,坐在竹筏上緩緩行過兩旁樹林所交織而成的拱型隧道,張大眼睛在密林淺灘上尋找招潮蟹令人驚喜的身影從隱藏土穴中悄悄探出頭來又迅速地奔向另一邊,一溜煙兒又鑽入不見;抬頭又可見自北部移居而來的水筆仔迎風輕搖,幽幽無痕地留下許多濕地傳說,待要細看卻轉眼消逝在潮水起落之間,只留下那碧綠指尖輕擺的姿態印在眼簾,像是一種俏皮又熱情的相邀:

「故事還有很多,說是說不完的,想聽更多的話有空要多回來坐坐啊~」



--

原文刊載《中華日報》2013.02.17
http://reading.cdns.com.tw/20130217/read/zhfk/SB0010002013013108164799.htm













後記:因為近日跟著呂興昌老師讀許丙丁的《小封神》,初次聽到「桐侶吟社」的事蹟(許氏也是桐侶吟社的創辦人之一)十分有趣,發現這首詩作者也是桐侶吟社的一員倍感親切,忍不住就順藤摸瓜地找了南社和桐侶吟社的資料來讀:

◎南社
台南是台灣文學發展的起源地,歷經明鄭、清代共200多年的演進與發展,文風鼎盛、人文薈萃,「南社」1906年3月創立以來,由台南詩人蔡國琳、連雅堂、趙雲石等十餘人號召同好共同組成,承續了「斐亭鐘聲,今繼響矣」的文學使命,將台南地方的詩風推向另一高峰,與台中「櫟社」、台北「瀛社」鼎足而立,同為是日治時期臺灣三大古典詩社,「南社」的運作路線,是以文學傳承及文化保存見長,不直接表達出對統治者的態度。直到1951年社員合併加入「延平詩社」,「南社」代表臺南詩社龍頭的時代遂告結束。

◎桐侶吟社
桐侶吟社創辦成員皆來自於南社。源因南社年老詩人漸次凋零星散,每月課題或擊鉢吟皆未能參加、甚至無法舉行,為此部份青壯派社員乃效春鶯吟社之例組桐侶吟社以期重振南社雄風,1923年四月三日於台南市三四境同裕當舖內,因將「同裕」諧音為「桐侶」,成立桐侶吟社。1925年桐侶吟社舉辦慶祝二週年大會,時邀南社社長趙雲石任詞宗。1928年二月十九日吟社開擊缽吟會於觀音亭廟,市內吟友約四十餘人參加,擬題〈花神〉,七絕陽韻,後呈趙雲石、韓子明評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