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0日 星期六

V. 文學與影像敍事2:開啟,或是遮蔽?—— 紀錄片的影像藝術與政治

講題:開啟,或是遮蔽?—— 紀錄片的影像藝術與政治
講師:郭力昕






PART I. 從電影談起


在西方的文學史裏,主流敍事形式從十七世紀的詩歌、十八世紀的戲劇、十九世紀的小說之後,作為二十世紀主要的一種敍事形式,電影在十九世紀中葉攝影技術被發明之後而產生,在二十世紀大放光芒後,在二十一世紀仍然被延續,隨著科技的發達,電影的獨特之處在於個人的才華、創意,相對於此硬體技術上的門檻並不高,所以它可以說是一種影響力愈來愈大、參與者愈來愈大眾平民化的一種重要的敍事形式。


「電影等同劇情片?」這是大家最常有的一種先行概念,但卻不是唯一的,在1920-30年代間,記錄片在西方被認為是「一種關切社會、介入社會」的一種方式,Documentary,但並未獲得成功,反而是劇情片在此間異軍突起,源於在1930年代美國社會大蕭條時期,人們精神上需要一種逃避及安慰,於是劇情片和紀錄片應運而生,甚至造成日後好萊塢電影工業的蓬勃發展。

然而隨著許多現實狀況迎面而來,逼得人們必須去面對、處理,於是紀錄片再度吸引住人們的目光,事實證明「真實往往比虛構更動人」,只要你掌握住訴說的技巧,紀錄片一樣可以拍攝得精采而動人。

紀錄片的價值:提出與訴求「短小輕薄、煽情」主流媒體截然不同的一種對真實爬梳的反思,讓我們對生命產生勇氣去面對人生中那些苦難與災難。

紀錄片的商品性格:紀錄片作為一種商品(目的)與紀錄片的商業發行(手段)是全然不同的事,後者透過商業行銷的手法宣傳、廣為大眾所欲接觸甚至甜美可口,只要它仍然在其中「有話可說」,那麼這樣的手段仍然是可以接受的,就跟藝術形式一樣,影音的語彙如何動人?訴說故事的技巧如何深入人心?這不過是增加人們可以接觸、接受的機會而已,完全無損於藝術本身的價值。

紀錄片的「認識」(KNOW):問題往往是抽象的。紀錄片可以是產生複雜話語的媒介,因為經過編輯,話語可以重組成一套有邏輯、系統的思維呈現方式。「拒絕接受既有的表象真實」是紀錄片一直在嘗試呈現的。對於複雜真實的事實,在我們真正認識之後會產生行動的欲望,例如當我們看到一些街頭運動的紀錄片時,也許不必隨之起而參與街頭抗爭,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開始會去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在不知覺中違反了公平正義而做自我修正,這也是一種「因觀看紀錄片時產生行動力」的一種展現。


PART II. 影片播放

以鐘孟宏導演拍的《醫生》為例,說明紀錄片的抽離和深入的掌握之後,郭老師為今天要撥放的影片《水蜜桃阿嬤》、《正負2度C》做一個簡單的背景介紹之後,就開始透過實際的影像播放讓學員可以更清楚地瞭解這樣的題材導演的運鏡和訴說,並隨著第一部影片《水蜜桃阿媽》片頭的出現,在雲霧繚繞群山的鏡頭中郭老師提醒同學要留意紀錄片中一個重要的組成元素是聲音,也就是其中的配樂和音效。在本片中老師挑選了幾個足以代表本片主要元素(溫情主義sentimentalism)的片段,在播放之後老師針對這部片子背景故事先做了一個簡單的交代,對於導演前往故事主角家中拍片的過程、商周在其間扮演的角色引起的一些爭議,但那無關乎本片真正的意義,在於它說出了一些社會的現況,包括原住民的隔代教養、卡債……造成的一種社會現象等等。

第二部影片播放的是由孫大偉、陳文茜主導拍攝的《正負2度C》,老師在播放中隨時提醒同學留意著藝術手法的展現,如幾米手繪的插畫串成影片的構成和聲音(配樂)的使用與時機……等,影片的最末,是由胡德夫在充滿漂流木的海灘上彈著鋼琴吟唱「美麗島」時,歌聲中畫面不斷變幻著,從災患中載浮載沈的人到初生嬰孩握住父母的手與車窗外映照陽光的孩童臉容,最後回到朝陽初出的山巒、和太空中不停運轉的美麗藍星--地球中,各個宗教領袖的呼籲環保及宣導後,又回到幾米的動畫中一切寧和的世界。

影片播放結束後,郭老師和同學對於影片的內容作了一番討論之後,提醒同學就教育意義的層面來說,《正負2度C》的確是很大量而密集地呈現了環境暖化對於地球的戕害,另外並提醒同學留意除了對環境的認識之外,片中並沒有提到責任歸屬的問題,真正的於工業污染問題,片中卻隻字不提的特殊現象,這都是我們在觀看一部紀錄片時應該要留意觀察的。相較於《正負2度C》,老師播放了一部「反彰火聯盟」成員紀文章花了3年拍攝反對彰濱工業區建火力發電廠紀錄片「遮蔽的天空」,透過紀錄片除了完整呈現「反彰火聯盟」與台電抗爭的真實情況及對環境的真實呈現,這是《正負2度C》之中沒有呈現出來的。

接下來老師為大家播放了馬躍比吼早年拍的一部紀錄片,描述住在三鶯大橋下的三鶯部落如何與台北縣違建拆除大隊不斷周旋故事,這部13分鐘紀錄片《天堂小孩》,片中用胡德夫的〈不不歌〉(「不生不死…不真不假…不醉不醒…我是不是在天堂?這裡是不是天堂?」),充滿無限的諷刺與無奈。

最後老師舉視覺藝術家陳界仁的《加工廠》為例,說明紀錄片也可以是這樣一種無聲的呈現,並回應同學的提問講述台灣紀錄片的主流化並不是一種有意識的呈現,從2004年以來,台灣的紀錄片幾乎都有這樣「溫情而感傷」與「勵志性」的特質,這也是源自台灣特有的民族文化特性中對於溫暖和鼓舞的需要衍生而來的呈現方式,老師提醒同學,或許我們也應該換一個觀察的角度,增加一些理性、冷靜的分析,因為亳無意義的聲音與情緒並沒有辦法帶來進步與成長,只有真正地去正視、處理歷史或生活的傷口,才能帶來反省和改變,而這也是台灣的紀錄片一直缺乏的部份。


講師簡介:郭力昕,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媒體與傳播博士,現任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曾任《人間》雜誌圖片主編,《中時晚報》媒體評論專欄作者,以及各類年度新聞攝影比賽、國藝會「視聽媒體藝術類」、金馬獎、台北電影獎等評審委員,並自2003年起擔任「台北電影節」諮詢委員迄今。著作包括《電視批評與媒體觀察》、《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等。近年的評論與研究工作,集中於攝影和紀錄片的文化研究。


延伸閱讀:
。鐘孟宏《醫生》。2006年的《醫生》被譽為臺灣多年來最好的紀錄片作品。兩年後,他執導的第一部電影處女作《停車》在戛納首映,被國外媒體稱贊「有科恩兄弟的味道」。2010年底,他的第二部電影《第四張畫》拿下金馬獎最佳導演和年度臺灣傑出電影。

。楊力州《奇蹟的夏天》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LcyE6AnOCQ
。楊力州《水蜜桃阿嬤》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2NTMyOTIw.html
。商周v.s.《水蜜桃阿嬤》的爭議及後續 http://goo.gl/xCfCM
。孫大偉、陳文茜《正負2度C》
。馬躍比吼《天堂小孩》http://tavis.tw/files/883-1000-8471.php
。陳界仁《加工廠》繼承觀看與被觀看的創作概念,陳界仁以台灣過去30年的加工產業背景作為出發點,以台灣為例探討進入全球化時代後第三世界其自身內部、以及與全球之間的經濟與社會生產關係。陳界仁邀請曾長年在成衣工廠工作、因關廠而失業的女工,回到已成荒廢的工廠內重新工作,拍成紀錄片並與官方的黑白歷史紀錄片交錯剪接,造成時空的混亂以及虛擬真實的並置。無聲與緩慢的影像撥放成為創作的敘事形式,在虛實之間,消失的事物是否已經全然消失?陳界仁於創作自述提到:『影片中已是廢墟般的工廠內,並存著的「過去」與「現在」、「停滯」與「流動」的「雙重時間」,同時藉由無聲影片所形成「無重量感」的影像,將生活於邊緣區域裡人們的生命經驗,以「沉默」的方式「顯影」出來。同時這部影片也嘗試以藝術語言及紀實的形式,探討對「消失之事物」新的敘事可能性。』為了「還原真相」,陳界仁不僅運用虛擬的寫實工具,更將有經驗的加工廠主角(女工)帶回現場重新工作,使真實與虛擬間的關係更加錯亂而複雜,因此全然性地熟真孰假之重要性已經降低,對於這群被宰智者的心勞與無奈,卻深深印入給個觀者的心檻裡。「加工廠」經過對真實的同構性地複製,使「加工廠」合法成為標準的實擬藝術。(摘錄自陳界仁/虛擬實擬加工廠
。充滿想像,並且頑強的存在!---鄭慧華與陳界仁對談 http://praxis.tw/archive/interview-with-cheng-1.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