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1日 星期六

09. 溫柔的革命:報導文學與社會書寫

講題:溫柔的革命:報導文學與社會書寫
講師:何榮幸
日期:2013.05.09

一、經典、方法論與作者


課程開始,何榮幸老師在約略地講了一下今天演講的主題除了個人的報導文學與社會書寫之路外,同時也會涵括了與他同時代的社會書寫作家,也是上週授課老師張娟芬老師他們這一代五年級社會書寫者的歷程。對於報導文學的書寫學習,為同學們推薦了幾本書籍作品:包括了國外作品《別對我撤謊》(商周出版
─24篇撼動世界的調查報導
)及日本的山崎豐子作品;而關於「報導文學是什麼」及方法論、研究論的部份,則建議同學們參考吳明益,及早期台灣報導文學作家楊渡、楊憲宏、古蒙仁和現今的張娟芬、吳音寧……等,都是極值得去閱讀的報導文學作家,透過閱讀這些作家的作品,或許可
做為大家參考及思考如何下筆/下筆方向等等思考。

二、我的小革命:
接下來老師談起他是如何成為鼓吹進步理念的社會書寫者,而不是傳統客觀中立的記者
。對他來說,老師更關心的是「人」,而


報導文學最是人如其文的一種文類,關於大時代氛圍影
社會書寫的生命歷程及
非職業作家的方法論

─如何呼應時代脈動
─如何了解公民社會等等議題,還是要從個人書寫經歷說起。

自小老師與一般喜歡書寫的孩童一樣做著風花雪月的作家夢,從小學時代當國語日報及王子的「小記者」、國中投稿校刊、高中編校刊,到了大學時在台大青年社繼續編校刊,這一切的行為都朝著作家夢前進;之後,時代氛圍向當時的青年一代襲來……學運思潮衝擊了老師的記者夢,因為任何一種文類作家都無法自外於其所處時代的社會氛圍,在當時的時代,學運就是最震撼、最大的社會氛圍(並寫書寫了《學運世代》,紀錄當時學運領導者如羅文嘉、馬永成…等人,如何在離開學校後進入政府參與這個國家機器的運作,及其改變了、或被改變了的現象),而就讀社會系的老師來說,受到這些學運外圍氣氛感染,在外租房子熱血搞社團,當時的同伴有胡晴舫、黃威融…等人,這些當時交往的朋友們,彼此相濡以沬,相互監督,影響了他日後整個報導文學及公民書寫之路。

在1984至1988年這段時間,老師這輩五年級的社會書寫者受到深具人道
主義
的《人間》雜誌震撼,同時也認識了陳映真,由陳映真這個人在文學界「臥底」的例子,到鄭村棋這個人在新聞界「臥底」之外,當我在看《當代》雜誌時,同時也看見了另一種臥底,也就是在主流媒體內偷渡激進的精神,受到這個無形中激勵力量,於是老師也開始了他個人臥底第一階段:
當一名菜鳥記者走上街頭,在這幾年的初階臥底生涯時,不斷地累積專業籌碼,爭取「做自己」的機會,而在體制外的街頭事件中,老師也積極參與,例如1994年的自立事件:「搶救自立」行動、901為新聞自主而走遊行…等,在這些努力中,「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成立,展開反暴力威脅運動、新聞倫理公約運動(不收紅包)、三退運動與要求總統定期記者會等活動(此時的張娟芬,
從中時開卷版記者到同志運動代言人,出版了兩本書《愛的自由式》與《姐妹戲牆》),
然而
記者團結速度,遠不如媒體沈淪速度;
記者勞工意識,遠不如老闆介入力量
,於是在進入中國時報後,老師展開了臥底第二階段:
「偷渡」媒體公共化理念。

2000年與管中祥、郭力昕老師展開無線電視台民主化聯盟及媒體改造社,同時也開始了「追尋媒體公共化願景」系列評論,以中國時報主筆身分不斷在社論、評論中「偷渡」,用這樣的方式踏上媒體改革之路,然而
台灣公共媒體先天不足,後天更加失調,幾個主流大報政治立場分明,離民眾愈來愈遠
;在這樣的挫敗心情下,何榮幸老師開始思考他的臥底人生,並朝向第三階段前進,那就是「走出台北冷氣房,致力深度報導」。第一個主題就是體檢公共建設(台南海安路地下街建設)、頭份停車場、八里污水處理場、台西海上樂園,在這個主題報導中,
看見
了人民對於多年的時間耗費了上百億公帑卻蚊子建設閒置、一事無成的憤怒;(此時
2004的張娟芬開始轉向蘇建和案,並書寫了完整的記錄書籍《無彩青春》)。2005年,老師與同事開始調查台灣農地遭破壞的各種情況,及面臨台灣加入WTO的稻米減量政策,休耕農田沒有做好環境維護而帶來的
蟲蟲危機,這一系列的觀察後來寫成〈休耕
啟示錄〉,算是回應當年受《
人間》召喚的一種回饋。然而,
政治記者角色畢竟綁手綁腳,當一名政治組主任坐辦公室開會、看稿、核版等行政事務的繁瑣,讓老師更沒有心力貼近民間社會,於是主動要求成立調查採訪室卻遭拒絕,然而最壞的時刻總是會產生最好的結果,這個提議不久因為中國時報裁員這個事件而被上級長官接受,在2008年老師開始了他臥底第四階段:找來各種領域的精英份子組成小革命團隊,從「

胖卡
打頭陣:拉近
數位落
差
,完成數位落差的最後一哩路」、


「生態綠
上場:
公平
貿易咖啡豆」、「豬頭皮
也來了
:創用
CC
授權」、「小唐
狂想曲
:

日本
通用
設計」、「造反
有理
的公民
運動:簡淑慧10年抗爭米酒降價」……等主題趣導,透過這些行動故事報導傳達出台灣這個公民社會小革命的核心價值,並紀錄了這一連串的公民運動中為台灣社會帶來的影響,最後,「搬家工江一豪,一人媒體發聲」,證明了在台灣真正
臥底
終於出現,那就是公民
媒體的發聲。

對於這些透過另類
媒體、

草根
媒體、


街頭
媒體、

災區
媒體等不同的媒介,許多關心公民社會的人不斷地努力與發聲報導,然而台灣的
主流媒體置入行銷日益嚴重,路上曾經同行的同伴搭噴射機大革命離去,而老師坐著牛車繼續小革命,雖然「置入」這件事
無所不在、

雖然敬佩
獨立記者,但畢竟捨不得主流媒體臥底的影響力,於是開始一系列消失與重生專輯,包括:獵人、鉛筆、櫻花鉤吻鮭、小麥、水牛……等主題系列的報導,
預訂用七年的時間透過這個系列報導,影響權勢人物、

影響
知識份子、用這樣
多管
齊下的方式探索台灣公民
社會深度之外,也鼓勵與支援
公民社會、

為弱勢
發聲,在
廢墟
開出一朵花,在亂世
守護一畝田
。(此時的張娟芬
開始了廢死運動之路,在2010年11月出版了《殺戮的艱難》一書)然而,旺中集團公器私用日漸嚴重,旺中集團三年間三次踩到紅線,終於讓老師決定離開中國時報,用一篇〈反對公器私用,不知為何而戰〉辭職,進入臥底第五階段:
告別與啟程(此時的張娟芬,與這些二十年前的戰友伙伴們再度在街頭重逢),在這次行動中,看見年輕人關心媒體,相信媒體就有希望。於是在人生長假後,重返新聞界奮鬥,重新出發:獨立評論@天下。(此時的張娟芬: 
獨立評論周四「情書與降書」專欄作者)

三、獨立評論@天下
最後,何榮幸老師強調,獨立評論
力挺每周專欄(
周一王健壯、周二顧玉玲
周三胡慕情、周四張娟芬
周五管中祥及夏曉鵑、賴偉傑、林益仁、吳音寧、范雲、鍾永豐、林生祥… )等不同言論的自由,並且從「遠雄案
vs媒體最大廣告主」議題開始
重建調查報導傳統,包括疾呼調查悠活案,討論國家公園核心價值、
社會公平正義,當然這些年來也經歷過狗吠火車不斷挫敗的心情,但也堅持留下來就沒有悲觀權利,也學會了「做多少算多少」的小革命精神,一直到今天,仍沒有任何工作比社會書寫更吸引著他,同時也深深覺得能夠二十年如一日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已是莫大的幸運,並以「只要能在主流媒體繼續臥底:
大埔案就是水門案」來勉勵自己,堅持公民社會核心價值─公平正義
,也鼓勵同學們「把屬於我們的那面旗幟奪回來吧
,朝向心目中的報導文學理想前進!!!」



延申閱讀:
1. FB: 零時政府
https://www.facebook.com/g0v.tw
2. 胡慕情: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
http://gaea-choas.blogspot.tw/
3. 獨立評論@天下
http://opinion.cw.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