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情書與降書
講師:張娟芬
日期:2013.05.02
做為一種文類,當代散文如何被看見?
Sub-在島嶼的邊緣書寫
關於書寫與介入:如何以文字作為工具,介入社會現實?老師從課前分享給同學們閱讀的文章──〈履歷表:九O年代遺事與軼事〉談起。這篇文章原是受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以我的九O年代」邀稿而寫,但事實上如果要談老師的書寫經驗,確實也必須從這篇文章開始。從文章的閱讀中可看出老師的寫作生涯與社會運動之間的關係,事實上從1998年老師的第一本作品《姊妹戲牆》的書寫動機,就是為了替社會邊緣中更加邊緣的女同志發聲而寫,但這本以同志次文化為主題的作品中雖然不斷地提到各式各樣的「牆」如何把人與人的關係中阻隔,卻尚無餘裕發揮「戲」的部份,於是到了2001年寫第二本作品《愛的自由式》時,除了使用漫畫呈現來意圖為女同志爭取一些可見度之外,並開始著重在故事部份,同時也思索社會中的主流價值的挑戰可能,因為社會中大部份的問題不是非黑即白,只要能從中擷取經驗,就是極難得的智慧;2004年《無彩青春》寫的是司法的理想與現實,講的是全台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蘇建和案」,這也是老師參與司法人權的開始。2007年出版的《走進泥巴國》是一本沒有預期出版的遊記,記錄了一場為時兩個月、與外隔絕的尼泊爾之旅及這趟旅程中一次登山經驗所產生的對生命的體悟,雖然這本書與其他作品有極大的岐異,但因為其中有許多對於生命的思索其實十分值得與讀者分享,這也是後來決心出版的最大原因。
後半段課程,張娟芬老師以播放一部由非洲女作家的演說短片〈單一故事的危險性 The danger of single story〉開始,說明「文字的力量」;同時老師也以《狂野寫作》為例,說明寫作是一趟探索的旅程,最終極的目的地其實是自己的心裏,因為我們在生活中往往被各式各樣的瑣事所牽絆,而失去了面對自我的時間,《狂野寫作》這本書的作者鼓勵大家勇敢地去探索自己心裏那片荒涼的領域並且書寫出來。
2010年《殺戮的艱難》這本書寫於一個充滿社會壓力的時期,當時社會上對於廢死這個議題的討論如火如荼地展開,幾乎所有主流的言論都偏向要死刑,而在這樣龐大的社會壓力之下,卻讓老師下定決定出版這本書,其實緣於2005年亳無預設地一場訪談,對象是一名已死刑定讞卻放棄唯一申訴可能的犯人,在信中的一句話:「我想透澈了解愛是什麼。」老師簡略地訴說了這個犯人的故事,及這次的採訪經驗讓她更深刻地明白「差異」的存在,並且打破了舊有對於「單一故事的想像」。
在梳理了個人書寫經驗為實例讓學員們參考之後,課程最後,老師分享了個人對寫作的看法,事實上某個程度上,這也和《狂野寫作》的作者不謀而合:「每個寫作者心裏都有一個編輯,而那個編輯會在你下筆時不斷不斷地以負面的詞𢑥批評你,直到嚇阻甚至澆熄你對寫作的熱誠與信心為止。」同時老師也總結了對書寫的想法來勉勵同學們:寫作最重要的元素是氣魄,至於寫作的題材,則是人生的問題,只要你認真地去過你的人生,必然會有所觸動,那就是你要書寫的題材,而它或許是你所畏懼、躲避的,此時,你只需要拿出氣魄去把它寫下來,那就是一個完完全全屬於你的作品。
---
講師簡介:張娟芬,丹麥阿胡斯大學與德國漢堡大學聯合授與新聞學碩士。參與社會運動多年,因為蘇建和案的因緣,關注司法改革等人權議題。作品曾獲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聯合報年度選書、台灣文學獎。現專職寫作,著有《姊妹戲牆》、《愛的自由式》、《無彩青春》、《走進泥巴國》、《殺戮的艱難》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