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現代散文中的芳草文學賞析
#人稱素人作家的阿默﹝周嬌娥﹞,用懷鄉、感恩之筆陸續寫下五十種家鄉植物的風姿,及早年鄉居生活中,這些可用、可食植物所帶來的清貧之樂。《我生命中的花草樹木》超越了植物誌的範疇,書寫的更多的是人與植物(自然)彼此的利益厚生、人與土地的美好親近、人與人之間的恬淡之樂,曾兩度榮獲玉山文學獎。
#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
-晚唐詩人是探討詩歌創作;特別是詩歌的美學風格的詩論。它不僅藉由形象概括描繪各種詩歌風格的特點,而且從創作的角度深入探討各種藝術風格的形成,對詩歌創作、評論與欣賞等方面有相當大的貢獻。
-它既為當代詩壇所重視,也給後人極大影響,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詩論之ㄧ。
-司空圖(公元837年——公元908年),字表聖,晚唐河中虞鄉人(今山西永濟少有俊才,生活在唐末大動盪的時代,其平生之志,原欲濟世安民,為君王盡犬馬之勞。唐懿宗咸通中登進士第,後遷禮部郎中。黃巢作亂,百姓家國兩度經歷戰亂,他見李唐王朝頹勢已成,不可挽囬,只好隱居避禍,以詩酒自娛。朱全忠受禪後召他做官,拒絕。知哀帝被害消息,不食而死。
-司空圖長期隱居,過著「一局棋,一爐藥,天意時情可料度,白日偏催快活人,黃金難買堪騎鶴」的生活。
-奠定司空圖在文學史地位的是他的《二十四詩品》詩論。
-《二十四詩品》是一組寫景四言詩,用形象比擬、烘托不同的詩風神貌,在詩歌批評中建立了一種特殊的體裁。
-司空圖的二十四種詩歌風格是:
雄渾 沖淡 纖穠 沉著
高古 典雅 洗煉 勁健
綺麗 自然 含蓄 豪放
精神 縝密 疏野 清奇
委曲 實境 悲慨 形容
超詣 飄逸 曠達 流動
-論述詩歌意境的美學。司空圖以“比物取象,目擊道存”的方式,將哲人對生命的體會,詩人對世情的了悟,論者對世事的省察統合,企圖以實境呈現來敘述經驗世界。
司空圖的詩歌理論,主要強調“思與境偕”,“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以及“韻外之致”、“味外之旨”。
#自然---阿默散文可歸入之詩品
「
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如逢花開,如瞻歲新。
真與不奪,強得易貧。幽人空山,過雨采蘋。薄言情悟,悠悠天鈞。
俯拾即是,不取諸鄰。
」
有如彎腰拾物,隨手拈來,輕鬆不費力。這是「自然」之境的第一特點。但是隨手拈來,並不是取自別人現成的唾餘,而是經由自己深切體悟的情境,亦即圓滿自足,不假外求之意。這是「自然」之境的第二特點。
-俱道適往,著手成春。/俱:同 . 道:自然. 適往:前往。 成春:回春;比喻生機勃然的境界。
所法者惟是自然本身﹝Nature-self﹞,換言之,自然並非平淡無味,而是天趣橫溢。
如逢花開,如瞻歲新:花草季節形容「自然」之境,正如天道運行,逢春花開,冬盡歲新,無非隨機應物,自然而然。故詩人所造之境,亦應令人有如偶然而「逢」,悠然而「瞻」一 樣,一切自然而然,毫不牽強,不令人有人為之感。
真與不奪,強得易貧:此以人情世態說明「自然」之境。真,發乎真情,故既予之,便不再奪之。強,原本非份,故既得之,最後終必再失,其貧如初。二句強調「自然」必須以「誠」為基,所謂「不誠無物」。
幽人空山,過雨采蘋:過:偶然相遇。蘋:水草,生淺水泥中。 幽人「生性素淡」而在空山「塵外」,正是「得其所哉」。隨興所至,偶遇水沼,見水蘋柔細,狀極可愛,遂隨手採擷。原無意於水,卻偶然相遇,原無意於蘋,卻忽然採之,凡此都表現一片隨機應化,純任自然狀。
薄言情悟,悠悠天鈞:薄言:語助詞。情悟:內心之情隨機而有所悟。一作情晤;以情晤對外物。情悟含情晤;情悟較佳。悠悠,永恆運行狀。鈞:陶人鑄造器物所用之轉輪。天鈞;比喻天道運行,作育萬物,有如陶人造器之轉動鈞輪。二句總結謂:詩人文人了悟上述各種自然之妙,發而為詩文,作品必然有如天鈞運轉不息,作用無窮,而且自然活潑毫無沾滯。
時間超越/渾然大化:人與自然渾然交融的主要契機。
造作之泯除:
從萬彙之森羅雜陳中,靜觀自然,從森羅雜陳萬象中,發現鳶飛魚躍本身之美,以及我們內心的鳶飛魚躍之真。經由有限的觀點,靜靜體會自然的真精神,從而發現有如郭象注莊子所謂之「暖焉若春陽之自和,故蒙澤者不謝,棲乎如秋霜之自降,故凋落者不怨。」
#人天圓融
1.自足之樂--「蘭葉春威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張九齡〈感遇〉
2.逍遙之趣--「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海闊天空無限之趣。
3.無言之美—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4.素樸之秘—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