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本課程之後還有一個學期,但考慮到有些同學因為時間緣故或許沒有辦法繼續選修,所以在今天達芸老師先為大家做一個小總結。
《西遊記》這本書,或許有人視之為「道家經典」,但也有如胡適先生所言,不必那麼嚴肅地去看待,可以視之為一本有趣的童話故事或探險傳奇來閱讀,只要可以自其中品讀出趣味性即是很大的閱讀樂趣/收獲。達芸老師以此為出發,提醒同學不妨把取經一行人視之為一個團體,雖然屈指算來不過是五人左右,但個個角色鮮明,例如其中的二師兄猪八戒因種種憊懶行徑甚至成為而今許多對人形容的活靈活現「形容詞」,如「豬八戒吃人參果,渾不知味道」等。
話說這取經一行人,最後終成正果,被封神佛等職,在第一百回如來封神一段,有對各人的評語:按
如來道:「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經,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於釋教;且喜汝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加升大職正果,汝為鬥戰勝佛。豬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帥。為汝蟠桃會上酗酒戲了仙娥,貶汝下界投胎,身如畜類。幸汝記愛人身,在福陵山雲棧洞造孽,喜歸大教,入吾沙門,保聖僧在路,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凈壇使者。」八戒口中嚷道:「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凈壇使者?」如來道:「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凈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沙悟凈,汝本是卷簾大將,先因蟠桃會上打碎玻璃盞,貶汝下界,汝落於流沙河,傷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誠敬迦持,保護聖僧,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又叫那白馬:「汝本是西洋大海廣晉龍王之子。因汝違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門,每日家虧你馱負聖憎來西,又虧你馱負聖經去東,亦有功者,加升汝職正果,為八部天龍。/ 長老四眾,俱各叩頭謝恩。馬亦謝恩訖。仍命揭諦引了馬下靈山後崖,化龍池邊,將馬推入池中。須臾間,那馬打個展身,即退了毛皮,換了頭角,渾身上長起金鱗,腮頷下生出銀須,一身瑞氣,四爪祥雲,飛出化龍池,盤繞在山門里擎天華表柱上。諸佛贊揚如來的大法。」
對照幾前回(上冊)中各個角色出現的章節,達芸老師為同學講解如來對各人品評之語:
。孫悟空:幸天災滿足-天災即無常,原應有的劫難
。豬八戒:幸記愛人身-第十九回,八戒出場,乃是被招為婿,為岳家做長工,積了許多家財
。豬悟能:登山牽馬有功-護持師父
。白馬:雖非唐僧徒弟,但畢竟有馱負之功。白馬化龍一段更是文字精省,畫面生動活靈。
。後悟空要求唐僧鬆開緊箍咒兒一段,唐僧的回話:「當時只為你難管,故以此法制之。」所謂難管,乃因《西遊記》中悟空本為心猿,正由於心--「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在還無能自我拘管之際,才須依靠緊箍咒幫忙拘管。
接下來達芸老師為同學講述五行,曰:五行:土乃五行之母,水乃五行之源,無土不生,無水不長。及五行生尅之理:「木火土金水,迭相生、間相尅。」也就是說木→火→土→金→水(→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乃迭迭相生;而木尅土,火尅金,土尅水,金尅木,又是間間相尅之理。
其中五行依人身(中醫藥理)、季節、顏色、干支又有不同的代表意義,在《西遊記》本書中回目也可看出三位主角人物悟空、悟能、悟淨也各有所表:
木(肝)春/東/青/八戒(木母)亥
火(心)夏/南/朱
土(脾) /悟淨(土母)
金(肺)秋/西/白/悟空(金公)申
水(腎)冬/北/黑
木(肝)春/東/青/八戒(木母)亥
火(心)夏/南/朱
土(脾) /悟淨(土母)
金(肺)秋/西/白/悟空(金公)申
水(腎)冬/北/黑
最後是討論與回應,針對上週的課後作業請同學寫下個人對自己與他人的緊箍咒及定心真言,互相分享討論;於此,本學期《西遊記與小封神精讀(上)》的閱讀暫告一段落,下週最後一堂課將在第一會議室由呂興昌老師、吳達芸老師兩位講師帶領同學為這期課程的心得作一個總結分享。
延伸閱讀:
唵嘛呢唄美吽:證悟者的心要寶藏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2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