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知道我是向來喜歡蔬果的人,連到了國外旅行都一定要排一個「逛當地生鮮超市和傳統市場」的行程,只為了攤架上陳列的那一排排顏色鮮豔、果香濃郁的水果,遇有未曾謀面的,更是無論如何非得要買上一買回去嚐嚐的;於是在前日送來一顆果實碩大、通體綠沈的水果,說是芒果,已熟成可食。
已經成熟為什麼還是綠色?「大概是新品種吧,誰知道呢。」朋友聳聳肩,不置可否。
這個向來食物來張口的朋友,除了美味之外,對於食物本身的探本溯源從來就是不求甚解,「好吃就夠了,其餘沒什麼重要。」朋友說。
說得也是。只是對於好吃者如我,看到、遇到美食了,總是忍不住多瞧一眼,多聞一會兒……碰上了蔬菜水果,如果情況容許的話,再多摸一會兒,感受指尖傳來觸感的差異、溫度的變化,乃至掌心中重量的游移……啊,這些都是將入口食物的美味之源,或者說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前菜小點」。
自朋友手中接過那枚沈甸甸的果子,向來嗜吃芒果的我心中充滿了好奇和疑惑:「是長得像芒果,可是摸起來真的不像熟透了啊。」
左看看右瞧瞧,刀子一劃我就忍不住失笑,撲鼻而來的竟然是濃濃的龍眼香氣!在這個島上龍眼還沒開花、結果、熟成的節氣,居然可以在一顆芒果裏聞到龍眼香,這個改良的果農在想什麼啊?!隨著邊削去綠沈沈的果皮露出熟悉的芒果金黃果肉,鼻腔中的龍眼香氣愈濃,下刀的手依樣順暢如平時,然而心情不由得開始猶疑起來--這顆充盈著龍眼香味的水果,它嚐起來還有芒果的酸甜滋味嗎?還是脆滑甜潤如龍眼,不過徒具芒果的色澤金黃?忽然想起幼時極愛的土鳳梨,經過不斷地改良後成了市場上的珍稀,換來隨處可見甜味倍增但香氣和酸甜口味失色許多的蘋果鳳梨、金鑽鳳梨……
於是驚喜的心情頓時成了驚奇與猶疑。把果肉切塊盛盤,洗淨沾染果香的和果汁的雙手後,一時竟下不了手品嚐。終於,毅然拿起水果叉子叉起一塊,送入口中……記憶忽地回到年幼時在外婆家果樹下翹首等待著攀爬在高高龍眼樹採摘果實的舅舅,從樹上垂吊下滿滿一袋龍眼的時光。
當再回神到眼前,面對著滿滿一盤金黃多汁的鮮果,我卻不由得開始強烈地想念起同樣透綠、卻是個頭小得多的土芒果……這才知道,原來我對食物雖是熱愛,但嚐新探奇之餘,在心裏深處其實是一個極其戀舊之人啊。
後記:後來查到了,這個看起來是芒果、嚐起來口感像芒果,但舌尖和鼻端味道滿滿是龍眼香氣的充滿新鮮奇異感的水果叫「黑香芒果」,在日據時代即已引入,當時因不能適應台灣之氣候與風土,不符合經濟栽培,後經不斷的繁殖與馴化,漸漸適應但仍不足供做栽培品種,因此栽培面積很少且零星分佈,主要栽培地區為台南縣官田鄉及南化鄉,近年才來開始獲得農民青睞,也就開始出現在市面上,獲得消費者喜愛。可惜我是難忘舊情,套一句時下流行的話語:「它很香很好,可惜不是我的菜啊!」
--
本文刊於中華日報副刊 2012.08.31
http://reading.cdns.com.tw/20120831/read/zhfk/SB00100020120822174124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