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

II 詩與詩的行動能力(6)

鴻鴻的詩行動 / 鴻鴻


摘要:
一、詩行動釋義
二、詩行動實例講解
1.鴻鴻的詩行動
2.夏夏的詩行動
三、 詩作介紹

內容:
今天,鴻鴻老師用「帶有詩意的行為」為同學解釋何為詩行動,在古代為了傳播詩作,古人用傳抄的方式把詩人或自己的詩作傳播出去,今人則是透過網路轉貼、發佈的方式把詩作散播給更多不同地域、領域的人們,而這個「發表」的行為,即是詩行動。甚至連塗鴉,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一種詩意的行為,在中國文學史上中,「齊天大聖孫悟空到此一遊」即是最佳的範例。

透過投影片,老師講起曾在大學帶領學生們實行的實例,包括了在紙鈔上寫下詩句、拍照留檔,接著透過付費的行為把紙鈔傳播出去;到動物園對著動物唸詩;在深夜中的台北街頭,拿著陽刻詩句的紙製模板和噴漆罐,在公佈欄、停車場、電箱、街柱、大型招牌、石桌上等公共設施噴上不同顏色的詩句等等,透過詩句的點綴,這些日常中常見的街景角落,賦予了不同的生命,當行人一瞥或佇足時,詩意已從牆上的字句漫生,引發不同的觸發和感動。

老師也介紹了另一名詩行動的實行者夏夏的幾個實例:轉蛋詩(口蜜腹劍轉蛋詩、人見人愛轉蛋詩) 、引火自焚行動──火柴詩雙月刊、 刻骨銘心打印店……透過投影片中圖片的記錄,老師逐一說明這些詩行動的實際製作、施行過程及結果,除了內容精采地讓學員驚歎不已,也讓學員們更清楚地了解詩行動的意義,同時激勵開啟了同學們除了詩的創作之外,還有各種詩行動發想及視野。

最後,老師藉由新近兩首詩作的介紹說明當遇見公共議題時,在追求真實的路上,詩的可能性除了情感力量的傳播,更是一種極大的能量,透過發表而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