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II 文學愛與死(6)

摘要:
一、作業繳交:紅樓夢心得或創作
二、家變 導讀及討論分析
1. 《家變》作者簡介及初版時代背景介紹
2. 《家變》導讀及提點討論方法與方向
(閱讀能力的訓練與培養)
3. 誦讀、討論交流與分析

內容:
上週結束了本期《紅樓夢》的閱讀,今天是課程另一階段開始,《家變》。一開始吳達芸老師先就《家變》出版的時代背景及《家變》的出版時在當時台灣未解嚴開放社會中,引起一段極大風波,社會中學者作家爭相發難,撻伐聲浪此起彼落,甚至質疑作家居然寫出如此作品(文筆不通加之情節忤逆至極),何以為師(台大外文系教師)……後因香港學者劉紹銘支持認同其價值,而原曾大聲提出質疑聲浪的學者顏元叔也重新省視並發表:苦讀細茗《家變》,表示當初的極難接受到後來極能欣賞的過程。而作者王文興堅持創作的品質,每天只寫一百字,慢工細活、累積七年方完成的《家變》,歷經時代考驗,已成寫實文學之傳世經典。

《家變》讀法自是不同於紅樓夢的文言,《家變》屬白話文學創作,雖作者也在其中創作了些許用語,但終究仍較白話,故本課程將以同學圍作討論方式,由同學提出看法表示意見,意見看法需針對所讀的內容不可天馬行空發揮,藉由逐字精讀、推敲作者字裏行間的上下文間(context)文字運用,直至讀懂。此乃精讀的第一要點。
希望藉由全新的閱讀心情出發,用全新的視野、角度仔細閱讀本書,
去讀出一名利用從未曾接觸過的全新文學創作方式所創造出的作品。是以一開始仍以慢讀方式帶領訓練同學們仔細去閱讀推敲討論,學習著在初接觸一全新作品時如何看出一本作品之好壞、是否能為自己所接受,培養個人讀書的眼光。

最後,老師帶領同學討論分析《家變》內文,開始踏出精讀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