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

V. 小封神與西遊記精讀-西遊記 2

講題:西遊記 2
講師:吳達芸 老師


上週因為颱風,本課暫停一次(原課程順延到9/6結束)。

今天的課程中,達芸老師先是據《西遊記》各回目題文為同學們析解本書故事各階段內容:
第一~七回,乃齊天大聖傳,講述化生之石猴成齊天大聖之過程
第八、九回,云西天取經之緣起
第十~十二回,延續取經緣起+唐僧前傳
第十三回~赴取經之路


接著延續上堂課程的內容,從第二回後半講起。

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延續上週的公案話題,達芸老師先是引薦了鈴木大拙《禪學入門》的書後,回到上回《西遊記》內文--「顯密圓通真妙訣,惜修性命無他說。都來總是精氣神,謹固牢藏休漏泄。」達芸老師引用了《世說新語・棲逸第十八》中阮籍與修道人的故事作為這段詩人的旁引,接著再提醒同學留意「……火裏種金蓮。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句,並且跟著內文往後看這孫悟空如何在眾家師兄弟前大顯神通,惹來菩提祖師的動怒,所謂「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並預見了這個徒兒日後將惹出的無限禍事,逐之出師門,並要求他不可洩露師承來歷。果然,日後任誰問,這孫悟空從來只道:「天生就會」,不曾說過半點師承。

只見那孫悟空回家後見眾猴被欺追上前去,所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將「誠為三界坎源山,滋養五行水臟洞」的混世魔王打敗直至消滅掉。達芸老師提醒同學,這「誠為三界坎源山,滋養五行水臟洞」也是一個契機,因孫悟空一個起心動念間風生雲起,竟有了超脫人世輪迴之念,益發見得當初那個風化的石猴心思見識胸懷皆與眾猴之不一般。



《世說新語棲逸第十八》
阮步兵嘯,聞數百步。蘇門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鹹共傳說。阮籍往觀,見其人擁膝巖側,籍登嶺就之,箕踞相對。籍商略終古,上陳黃、農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問之,仡然不應。複敘有為之教、棲神導氣之術以觀之,彼猶如前,凝矚不轉。籍因對之長嘯。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複嘯。意盡,退,還半嶺許,聞上口酋然有聲,如數部鼓吹,林谷傳響,顧看,乃向人嘯也。」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這回卻說美猴王榮歸故裏,自剿了混世魔王,奪了一口大刀,本來逐日操演武藝,教小猴砍竹、削木,治幡打哨,一進一退,安營下寨,儼然一個據山為王的營盤。卻又是刀使不順手,又下得海去大鬧龍宮,得如意棒、金甲裝打出龍宮去,四海龍王不平商議上奏不題(此為文學中的伏筆)。

對於本回中「法天像地的神通」一句,達芸老師提醒同學們,我們人雖無書中眾仙/妖變幻之法,但卻有無界限的思維能力,一旦心隨意轉,雖無孫悟空駕雲騰霧、上天入法之法,但何嘗不是宇宙穹蒼盡在胸懷。


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註齊天意未寧
自龍宮取得兵器寶甲的孫悟空,這回目寫他初次上得天宮去,因不懂天宮規矩行事莽野,發現他受封的「弼馬」官銜是極不入流的官品,大怒而去,又回到他的花果山自封齊天大聖,這封銜雖然得到玉皇大帝認可,然就如回目所預言的:「意未寧」,這猴兒天性在天上封了仙後終究還是生出許多事來。


第五回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這回目講的是受封齊天大聖的孫悟空大鬧天宮,又偷桃吃酒、搗亂在王母娘娘宴會後又去偷吃了太白金星的金丹,終於引來天宮的圍剿。

其中王母娘娘一段,達芸老師補充劇曲〈天仙配〉及《山海經--西山經》最中有西王母的造型形塑:「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有獸焉,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見則其國大穰。有鳥焉,其狀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魚,其音如錄,見則其國大水。    」為同學把神話中王母娘娘一角莫知虛實的形象,陡然立體起來。


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
二郎真君出場,達芸老師先以平劇《寶蓮燈》情節來為同學講述他的故事為梗概,之後當同學依著內文讀到孫悟空對戰二郎真君時,故意說:「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麽?我行要罵你幾聲,曾奈無甚冤仇;待要打你一棒,可惜了你的性命。你這郎君小輩,可急急回去,喚你四大天王出來。」果然引得真君聞言大怒,兩人大打數百回合又追又跑,勝負難分,和二郎真君平分秋色的孫悟空最後被太白金星從天砸下一臂環,這才叫二郎真君的伙伴綁回。

平劇《寶蓮燈》講的是《楊戩劈山救母》的故事:二郎神楊戩劈山救母的故事發生在遠古時代,玉帝的妹妹有一天雲遊的時候,遇見了一個眉清目秀的書生叫楊君,他們一見傾心,就結成了夫妻,兩人你敬我愛,歡歡樂樂的生活在一起。一年以後,就生下一個男孩,取名楊戩。玉帝為了妹妹私自下凡間與凡人定情之事大發雷霆,竟把自己的親生妹妹壓在桃山之下。

楊戩自幼在人間長大,為了救母親,拜在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門下,十七歲已經練成可以傲視乾坤的神通,在他得到三尖兩刃刀後,武功神通的進步更達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他救母心切,一刀劈開桃山。

王母娘娘沒有親子,對他十分疼愛,讓玉帝封他做顯聖二郎真君,後來他助姜子牙伐紂,又加封為昭惠靈顯王,稱英靈小聖。雖然玉帝也自認當初太沖動,但舊恨深深種在他心頭,萬余年來,從來不認玉帝為舅,也不聽天庭號令,是個聽調不聽宣,能請不能派的自由地仙。

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
本回講這孫悟空連番三次上天宮,不是搗亂就是應酬,又吃蟠桃又吃仙丹的,早成就金剛不壞之身,刀劈不入,火燒不傷,天兵天將雖抓到了他卻也難奈何,用火要煉他體內的丹出來,又給他尋著了八卦爐中的巽地,達芸老師引用《易經・五十七卦》:「兩風相存,長風不絕」,說明孫悟空雖逃過火煉成灰,卻也因為害了個火眼金睛的典故。後是如來出馬,
這才把它困在了五行山下,等待另一段因緣。

在這段內文中,達芸老師說明作者藉這段詩文:「靈霄寶殿非他久,歷代人王有分傳。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再次說明這隻石猴志氣不凡,對照後人史書中,唯有《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他少年心志:「有為著亦若是。」可堪比擬。


且說孫悟空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被六字真經鎮在五行山下又將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延伸閱讀:
-鈴木大拙《禪學入門》
http://blog.chinatimes.com/openbook/archive/2009/06/12/411593.html

-薩孟武《西遊記與中國古代政治》,三民書局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42869

-Youtube平劇《寶蓮燈》的故事,沒弄錯唱的應該是玉帝妹妹遇到楊君思凡的片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qNHIsjQ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