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7日 星期六

IIII 芳草文學(7)


課程主題:現代西方小說《香水》賞析
DATE:2012. 04. 05



今天的課程的討論主題是號稱「連續9年登上德國《明鏡週刊》暢銷排行榜!」「被譯成42種語文版本,全球銷量突破1500萬冊!」--徐四金的《香水》。

在蘊釀了數週的閱讀準備之後,課程開始達芸老師即先帶領大家進入熱烈的討論,同學們踴躍地發表關於這本書的閱讀路上各自的驚異之旅,除了這本書的文本(電影)與不同譯本的差異分析、作者徐四金用的書寫觀點之外,還有他對嗅覺/味道的生動鮮活描述,也引起了同學們熱烈發言,從個人與味道/嗅覺相關體驗到味覺的感受、味道跟記憶的連結等等討論中,才發現關於人體感官中「嗅覺」存在(或失去)對於生活中發生的諸般影響,東西方似乎也因文化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定位和闡述。

討論之間,達芸老師不時配合投影片交錯地替同學們補充一些文學觀念,做為一個現代主義信仰下的閱讀者,對於文學的閱讀跟評價向來是建構在「作者已死」的基石上,而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中對於文學的定義與見解,所謂「偉大的作品」常常是隨著當時的時代潮流而演變的,而它又往往跟普羅大眾對於閱讀口味上的偏好(所謂暢銷書排行榜)有極奇妙的關係,是我們讀者不可不小心謹慎去對待的;老師並舉瓊瑤作品為例為大家說明,當年瓊瑤作品在台灣雖然一直都有其讀者群在,但事實上台灣文壇並未將其定位於文學作品,而是當兩岸三地文化開始互相交流之後,因其作品對於兩岸三地的暢銷襲捲風潮,這才震撼了台灣本地文壇,開始從「作品應廣為讀者接受」的角度思考, 視其作品為「現代文學作品」而去加以解讀、研究,這或也可謂是一種「後現代主義的閱讀」。

在後現代主義對於文學定義中,是沒有理性的概念的;不同於現代文學對理性強調,或以作者/文學批評家為主體,後現代文學完全是以讀者為主體的,主張作品本身是存在於作者以外的獨立生命,作者與作品的關係,在作品完成的瞬間即宣告結束。作品並不存在任何單一的意義,重要的是讀者所賦予它什麼樣的意義,所以解讀權已釋回在讀者手中,象徵了作者已死,而讀者再生,換句話說讀者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提出「作者已死」概念的羅蘭・巴特這樣形容:「一部作品之不朽,並不是因為它把一種意義強加給不同的人,而是因為它向每一個人暗示了不同的意義……任何作者的聲音一經寫成『文』後,則銷聲匿跡;而文章也不是封閉完整的單一個體,其開放和多元性,為讀者提供了無盡的詮釋空間,文本的意義是由讀者個人的詮釋所賦予,而非來自作者。

配合著貫穿全本書的主題,達芸老師也準備了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一篇文章〈婆羅洲的葛奴乙〉及
〈科學發展月刊101年1月號電子報〉當作補充教材。前者從昆蟲對費洛蒙的倚靠討論嗅覺對其生命的休戚相關,後者則是廣泛地介紹了關於香精的各種萃取方法及芳香療法被運用在人類生活中的各種資訊,既生動有趣地讓同學們對於書中葛奴乙「提取香味」的各項手法有了更清楚的理解。

最後回到本書的內容,作者徐四金形塑主角「葛奴乙」為一個嗅覺上的天才,並在完全沒有學習基礎的情形下,全憑藉敏銳的天賦而得以憑空去拆解一瓶香水並析離出各種不同的成份及組合比例,在這個部份或者可以視之為一個天才,然而其視全部生命為無物,只執著於「氣味萃取」之上,任意去殺害生命,這樣的行為又只能用魔鬼形容,就是這樣角色塑造的矛盾,讓做為讀者的我們忍不住要去自問:何以深受這樣角色人物吸引?然而又不僅此於此,作者用一種「全知+他者」觀點的敍述法描述了主角生命從出生以來週遭與其息息相關的人物及和一連串事件(在市場出生、孤兒院寄住、被賣為奴…),伴隨著不同的處境中與主角葛奴乙同在的諸般味道,讓主角的一生立體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成為一個虛構卻活生生的人物。

課程結束前,老師提醒大家,下週我們續讀《香水》,請同學們事先搜尋有關戀物癖/自戀人格偏差/性變態等相關資料,作為探討主角人物心理層面的前置作業。




補充資料:

WEB
1. FB社團成立:芳草天涯近
2. 環境資訊中心:婆羅洲的葛奴乙
3. 科學發展月刊101年1月號電子報

書與DVD
1. 喬治‧李齊《死亡九分鐘
2. 雷馬克 《西線無戰事》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1534
3. 朱天文 《荒人手記》:
3-1這本書在多年後,其中的紅綠色彩元素周期表 仍讓我有極深的印象,在網路上找到有人把這個部份摘錄出來了,雖則只是全書的一小部份,但我想沒看過書的同學,多少可以藉此體會一下老師上課時形容的:炫學與百科全書似的書寫--紅綠色彩元素周期表
3-2《荒人手記》目前在博客來看到有三個版本,猜想除了出版校訂(因為我沒看過新版本,不知是否有校訂)但其中可能性的差別大概就是在排版跟封面設計吧!
2. 清華台文所-台灣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文學專題
3. 喧譁繁衍大哉問後現代主義簡介 / 輔大英文系劉紀雯
4. 辭條:後現代文學(postmoder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