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梁的詩行動 /黃粱
摘要:
一、詩與詩行動(黃梁釋義)
二、詩行動第一章:朱文與唯色
三、《大陸先鋒詩叢》編輯紀事
四、詩選讀:朱文詩選4首;唯色詩選4首;黃梁詩選2首
內容:
一開始老師從中文字形釋詩:詩即「寺之言」,寺在中文中就是「法度」的意思,所以詩就是指神聖空間與莊嚴法度的言說,詩的造字本意即是如此。像是上古中國在祭祀時,手中都有一本卦書,就是易經,藉由燃起一束煙直上雲霄,卦詞即是最初始的詩,如「見龍在田、飛龍在天、潛龍勿用…」,當我們在生存中感覺一種黑暗或不明確時我們就卜卦,卦詞就像一道啟示之光,照亮我們的生存,詩就是在我們生活中起這樣的作用;在古希臘也是如此,國家祭司在祭天時,兩側就有詩歌朗誦隊把人們的願望透過吟唱向上天祈求,所以詩在古文化中都是一種溝通人間的工具、道路。
接下來老師透過介紹《先鋒大陸詩叢》的編輯企圖,並舉其中的兩名詩人朱文與唯色說明詩是一種精神空間跟思想視野,擁有這樣身心高度統合的人就可以稱作詩人。而詩的行動能力來自於一個人擁有一種豐沛的、絕對自信的精神空間,詩人的思想視野有一種透視現實並超越現實的能力,生命不被既定框架所限制,詩人擁有一種自信,相信意念可以改變世界,勇於實踐生命理念走向價值完成。
最後老師先是讓同學分別朗誦詩句,藉由朗誦體會詩的節奏並解析導讀朱文及唯色的詩中,隱含在文意之外的對當時的政權或社會的強烈批判;並和同學互動討論詩的斷句、空行對於整首詩中,語意的懸念和超越,甚而是一種跳躍,而詩的呈現往往是先有詩文,而非有題而作,諄諄提醒同學,詩不是一種作文的刻意,而是詩人寫詩時的一種初衷、源於創作的原點,在提筆寫詩的時候已然完成詩的本身。
#補充講義:黃梁的詩行動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