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 09. 25
前言:由於這是文學教室開的「西遊記與小封神精讀(二)」,部份同學已經在「西遊記與小封神精讀(一)」中讀過第1-13回,上週也請同學們回家先研讀過,今天就很快地把第1-13回的內容很快地把其中幾點須留意的部份為大家作一番提醒:
一、調心之書
話說悟空的師父須菩提祖師所居之地「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靈台、方寸,斜月、三星說的正是一個「心」字,故知一本《西遊記》,正是調心之書。
接著達芸老師引高行健的《靈山》一書,映照《西遊記》第85回中,作者藉行者口中道曰:「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三藏應之:「若依此四句,千經萬典,也只是修心。」
二、第一~十四回略講:在前十四回中,埋伏著取經的三條線索
1. 孫悟空:戰鬥性、早悟、求道決志、師父住居(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得名悟空(打破頑空須悟空)、一個斛斗雲十萬八千里,身上八萬四千毛羽根根能變,應物隨心--一竅通、百竅通、如意金箍棒(隨心)、幽冥除名、招安弼馬溫-有官無祿齊天大聖-亂蟠桃大聖偷丹-天羅地網、十二郎神齊力縛、老君八卦爐火眼金睛-翻不出如來掌心-五行山下定心猿-知悔-心猿歸正-緊箍兒咒定心真言,再無退悔之意
2. 觀音尋覓取經人:向東土行去,尋尋覓覓得沙悟淨、豬悟能、孫悟空、白龍馬……
3. 三藏前傳 + 拙龍王犯天條,太宗難救下地府 + 玄奘v.s.太宗
。緊箍兒咒、定心真言的重要性:表面上來看,悟空似乎是被緊箍咒和定心真言捆綁脅迫前去取經,如此則失去了「取經」意義,但回到悟空求道之初,進入須菩提祖師門下其實是從「灑掃庭除」做起,這正是儒家修身基本強調的「禮」,也是「理」,規範著人與人之間自在互不干擾的空間;所以緊箍兒咒定心真言不必是外加的,它可以是一種自我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把緊箍兒咒定心真言當作規範自己條理的工具,定時作自我梳理工作。
。打破頑空須悟空:所有一切色相皆虛幻,唯心可證。
--在第十三回出發取經前,三藏即知「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的道理,到了第七十八回「一念才生動百魔」,正是九九八十一劫難的虛幻性。
--第十七回中:行者看道:「妙啊!妙啊!還是妖精菩薩,還是菩薩妖精?」菩薩笑道:「悟空,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行者心下頓悟。
--第十九回,烏巢禪師即傳授多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
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寂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紙本講義: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的觀念及方法
延伸閱讀:
1. 高行健《靈山》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64123
2. 唵嘛呢唄美吽:證悟者的心要寶藏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20282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20282